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多层聚合物膜控释白细胞介素-4调控巨噬细胞表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入体植入后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响应导致炎症的产生。巨噬细胞作为炎症调节的重要细胞之一,除了能够清除病原体和坏死细胞等,还能极化为不同表型调节炎症反应的进程。有研究表明,适时存在的促炎型巨噬细胞(M1)有助于杀菌和早期的血管生成,随后的抑炎型巨噬细胞(M2)能够削弱炎症,促进组织愈合,而过久的M1存在则会导致炎症过度,最终使植入体失效。因此,在早期允许M1型巨噬细胞存在的情况下,特定时间发生M1向M2型的转换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钛基植入材料和药物控释系统结合起来,通过控制相关细胞因子的程序性释放使巨噬细胞在特定时间下发生表型转换,以此模拟自然愈合过程,达到调控炎症、促进组织生长的目的。为此,我们以纯钛为底材,在其表面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了规则有序的、垂直于基底生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然后,在纳米管中通过真空吸附法装载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并在纳米管表面涂覆了不同浓度和不同层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膜层。通过纳米管结构和表面不同浓度、层数的膜层实现IL-4的程序性释放。体外释放实验表明,IL-4的释放受到纳米管表面膜层数的影响,随着膜层数目的增加,IL-4的早期突释越少,释放速度越缓慢。具有5层PLGA膜的材料体系能够使IL-4在前期(3 d内)释放很少,随后释放速度加快,释放量显著增多,7 d后仍持续释放。水接触角实验表明膜层相较于TNT表面较为疏水,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膜层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缺陷。体外降解实验表明,膜层在3 d内的降解很少,质量损失小,随后降解加快,膜层表面开始出现孔洞凸起等缺陷。本研究采用了与骨愈合相关的间充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评价了材料体系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行为良好,细胞数目随时间增多,各组样品间细胞增殖无明显差异。荧光染色结果表明两种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和伸展情况良好,细胞在膜层表面的黏附数目较纯钛多,而相较于TNT要少。巨噬细胞呈球形团簇生长,干细胞呈纺锤型生长,两种细胞无明显极化行为。材料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表明,脂多糖和干扰素的加入使得巨噬细胞在前期(3 d)极化为M1表型,促炎因子的分泌明显增多,而载有细胞因子的样品在3 d时并未影响促炎型M1的主导地位。后期(7 d),载有因子的样品组中释放的IL-4使得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实现了巨噬细胞表型转换,抑炎因子表达有了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效用。本研究结合了植入材料和药物控释体系,实现了IL-4的程序性释放,使巨噬细胞在特定时间点发生了M1向M2表型的转换,调节了炎症反应的进程,将有助于促进组织再生。此外,植入材料和药物控释的结合调控植入后免疫反应的方式也为未来骨替换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存在的遥感图像检索方法中,图像区域分割困难,不易准确提取局部形状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无需进行区域分割的全局形状特征,即基于Freeman差分码思想的边缘角度二阶差分直方图特征;通过检索特征和传统的基于边缘角度直方图特征的遥感图像检索对比实验,揭示了该遥感图像检索方法具有更好的检索性能,检索精度提高了约32%。
随着中国电缆企业的不断发展,超高压电缆生产厂家(品牌)数量在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也不断壮大。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超高压电缆剥线机是电缆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
负载金属催化剂载体的性质、无机助剂以及有机配体的存在都会对合成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本论文通过调控Pd纳米颗粒尺寸以及通过配体调控Pd催化剂表面电
TGA基因家族是b ZIP转录因子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一组,其能够与靶基因启动子上的as-1区域相结合,激活或抑制下游靶标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植株抗性或花器官发育。自烟草中首个T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