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透明性和便利性,汉语网络流行语很快就成为了汉语流行语中最具时代性和大众性的一种语言现象。汉语网络流行语自诞生以来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他们或者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进行解释,或者尤其关注网络流行语背后的社会嬗变,或者试图解读网络流行语背后的多元文化以及人本光环。虽然汉语网络流行语得到了很多语言学者的关注,但它最初呈现的语言形式如“偶”“GG”等更像是一种停留在语音层面的文字游戏。随着网络信息透明度的增加,另外一种基于新闻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渐渐成为了汉语流行语中的新宠。
最近在火热流行的“郭美美”,“小悦悦”,“我爸是李刚”,“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汉语网络流行语都经历了从一个具体语境滋生出来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代表某种意识形态或社会现象的抽象符号的过程。这种事件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实质上就是转喻的过程,因而研究汉语事件流行语中转喻的认知机制就成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此外,作者还发现汉语事件流行语与汉语典故成语中的“郑人买履”,“破釜沉舟”等经历着相同的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第二个探索重点。本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网络,并且适度借鉴了某些主流媒体对汉语事件流行语的解读和评价。
本文尝试以Lakoff(1987)的理想认知模型(ICM)为理论框架对基于事件产生的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转喻现象进行认知解读。在解释其生成过程中的转喻和传播过程中的转喻,作者会运用Radden和Kovecses(1999)提出的六种生成转喻的ICM框架中的事件ICM和范畴一特性ICM分别解释这两次过程。譬如事件流行语“我爸是李刚”就是基于某件车祸事件产生但在传播过程脱离具体事件的语境而成为了一个能够代表官本位意识形态的抽象符号。这则流行语的认知机制的关键就在于解读名字“李刚”;而在“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则流行语中,解读其的关键就在于“你”和“我”二字背后的深意。因此本文提出,解读此类流行语时,应该以词汇为识别线索体会其中超越词汇层面的转喻,因为正是这种转喻方式推动了整则流行语在事件层面的转喻。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理想认知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汉语事件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二是在汉语事件流行语和汉语典故成语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汉语事件流行语的研究价值。
由于汉语事件流行语是一种新生的语言现象,所以可供研究的数据在数量上可能还不足以为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充分的佐证,这是本文的遗憾之一。同时,在把汉语成语与汉语事件流行语作对比时,本文只是提到了汉语成语中的一个分支典故成语,因为二者不论在生成还是传播过程中都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是适度用典故成语验证了事件流行语的研究价值,很多后续的细节研究还有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