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由于核心竞争力较弱、抵押物不足以及经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普遍遇到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机构当前面临着行业的周期性危机,其业务量正在遭受很大的冲击。因此,研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现象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为改善其自身经营管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是金融机构拓展信贷市场、加快模式创新、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的助推力;并且本文的研究能够加深政府对经济市场发展问题的认识,进而指引政府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为企业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融资与发展平台,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特别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实证检验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从中小企业的当前发展背景出发,深入探讨了其融资约束现状及成因;结合相关理论以及供应链金融的具体运作机制,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问题的作用机制。从中小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度的思路出发,以2011-2016年深市中小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模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供应链金融对这一问题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明显,模型中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的交叉乘项系数为负且非常显著;即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现象,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作用。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如下建议,以供各方参考:政府机构应当积极发挥其市场监管与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融资与发展平台;金融机构需要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步伐,积极探索适用于供应链上各类型企业的个性化信贷产品以开拓中小企业市场,同时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减少信贷风险;中小企业应当积极优化其融资结构以实现多渠道融资,此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与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完善信息共享平台,以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促进供应链金融持续稳定发展。由于贴现是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融资工具,本文创新的选取全国贴现发生额与当期GDP的比值来衡量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水平,使结果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并且本文采用定量检验与定性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然而,现阶段上市公司针对供应链金融方面的融资信息披露不足,衡量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尚不完善,使得相关实证无法准确实施,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