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J村“黑孩”身份认同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_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份集中了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意义深刻。良好的身份认同能够给个体的发展提供正向指引作用,反之,消极的身份认同则容易使个体发展进入歧途。在中国,户籍是中国公民身份的证明,然而,现实中却存在很多没有户籍的人员,他们的身份不被国家或社会认可,这使他们的生活几乎陷入寸步难行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无户籍人员的身份认同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庞大的无户籍人员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超生人员,因为是计划外生育,所以从小他们就是“黑孩”,以至于成了家、有了孩子甚至有了户口之后,“黑孩”这一标志仍然没有从他们身上褪去。“黑孩”的经历是一个时代的群体经历的缩影,作为“黑孩”群体中的一员,这一身份给笔者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亦是深刻的。这种影响不同于现代的、直接的影响,比如不能坐火车、不能住宾馆等等。在严格的计划生育时代,这一身份带来的影响通常是隐性的、间接的,但却深入生命的。笔者以河南J村为研究地点,以J村严格计划生育期间的超生“黑孩”为研究对象,综合时间空间维度,从成长家庭、原生家庭以及自我三个角度对“黑孩”身份转换过程以及身份转换结果进行研究,其中成长家庭和原生家庭二者是作为中心人的角度,而“黑孩”则是作为边缘人的角度,笔者试图通过中心人与边缘人两者的角度对“黑孩”身份认同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发现,J村“黑孩”中女性所占比例较大,童年时代的经历对其家庭身份认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生长于原生家庭的“黑孩”,其身份转变结果不一定成功,长期的边缘人身份使其对自我身份产生疑惑;而有过寄养经历的“黑孩”,身份转变结果受到寄养家庭与原生家庭的双重影响,两个家庭的共同调解对“黑孩”身份转变有良好的作用;成长在收养家庭的“黑孩”,在幼年时代与同龄群体并无差异,但是当其获知自己被收养的身份之后,很容易产生家系困惑,他们在原生家庭中的身份转换往往在其成家之后才会发生。在“黑孩”身份认同研究中所发现的新的问题则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地进行探索。
其他文献
授予客户奖励积分,以吸引客户多次消费是现代企业常用的营销手段之一。文章按照现状及相关会计处理方法,重点分析由奖励积分的核算所导致的利润操纵及报表粉饰问题,并对该问
<正> 我们采用清宣肺窍、熄风化痰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统计1993年3月至1996年7月我院所治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20例,其中男性18例,女
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找出了存在其中的一些重要的不足,然后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及其与口语教学的关系,
幼儿园户外空间环境不仅仅是幼儿生活和活动的地方,也是寓教于乐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户外空间的设计是否能突显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从幼儿心理
随着国家财政部会计政策的逐步改革,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和企业更加认可管理会计的价值,管理会计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及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在企业推进管理会计发展迫在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和成本收益的角度,阐述了建设征信体系的理论基础,指出征信体系要充分发挥其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的效能作用,必须不断完善信息征集、信用评价、监督监测和
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尽管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带来诸多问题,但它却是不可消除的。行政执法裁量权并非与法治格格不入,相反它可以推动法治进步。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破坏性、立法
随着失独问题的日益凸显,失独群体采用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行的诉求方式,向各级政府提出自己兼具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诉求,针对这些诉求,政府也选择性地做出了回应,但二者在失独
<正> 《后现代性及其缺憾》是鲍曼针对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文明及其缺憾》(1930)而写的。鲍曼认为,作为文明或文化的现代性,它是关于"美"、"清洁"和"秩序"的,然而,在追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