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自然界的氡主要来自地下地质体中放射性元素铀镭等的衰变释放,因此对壤氡辐射场的研究意义重大:即可通过对其异常场的研究解决找矿、油气勘探、灾害地质监测、地震预报、考古、环境工程地质等领域中的应用问题;又可通过研究氡在土壤的迁移规律,使环境氡研究与相关的地质背景相联系,提高环境氡的评价水平。本文对壤氡辐射场的研究,以后者为目的。论文通过氡迁移的扩散—对流理论模型,建立地空界面氡浓度定解问题,并提出定解问题新的边界条件,即地空界面上氡气流密度连续,进而得到地空界面两侧氡浓度分布随土壤深度、地表高度及地表介质铀镭含量变化的数学表达式。提出氡逸出率与迁移率比的物理概念,较好地解释了壤中氡浓度与大气氡浓度的变化特征及二者间的相互关联。论文根据实验研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三种土壤氡测量仪器:(1)土壤连续测氡系统埋入地下长期连续测量,采用CAN总线设计,可组网实现几公里范围内的多点同时测量,在两小时测量周期其探测灵敏度达到GB50325-2001对室内空气氡的检测要求(“所选用方法的探测下限不应大于10 Bq/m3”),表现出良好的探测性能;(2) IED-3000型测氡仪通过计算气压校正系数,校正FD3017类泵吸式测氡仪进气量难以预计引起的测量误差。通过金花镇剖面测线的实测数据表明,由进气量原因引起的平均相对偏差高达39%,可由该项校正技术解决。其性能根据氡室比对结果,在探测灵敏度、相对标准偏差等指标方面均优于FD3017:(3)自动移片测氡仪首次实现非接触式(即α衰变不在探测器表面进行)静电收集测氡仪的抽气—收集—探测全自动化测量,免去了一次测量过程中抽排气、取放片的多次人工干预,把收集室和探测室集成在主机箱内的一体化设计,省去了外部的连接电缆,使仪器的操作更简便快捷,工作更可靠。经标定测试,包括稳定性、灵敏度在内,仪器各项指标均优于IED-3000型测氡仪。对壤氡辐射场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1)通过对不同深度(高度)土壤(空气)氡浓度的观测,验证地空界面两侧氡浓度分布数学表达式。观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性较好,尤其地下实验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5%;(2)通过对土壤氡场扰动的实验观测发现,某地下0.28米处氡浓度在一个月内的前后变化幅度超过4倍,且壤氡辐射场的变化受土壤温度、气压影响,与温度呈现正相关,与气压呈现负相关。(3)通过对成都经济区两条测线包括氡浓度、镭比活度、含水率、孔隙度等参数的实地测量,经误差分析、多元回归处理、反演拟合计算,得出按四种土壤类型细化的含水率修正模型。在对实测剖面CDF1的理论计算中,有近60%的样品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其中含水率修正前后,各测点平均相对偏差由97%减小到50%。在对实测剖面CDF3的验证性计算中,理论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偏差为70%。(4)利用修正模型,对区域氡浓度分布情况做出预测,可得出氡浓度平面分布的等值线图和随深度变化的表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