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坝、隧洞、混凝土深桩等长期服役于水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因遭受环境水的侵蚀,混凝土内部水化产物中的钙离子逐渐溶解,结构出现溶蚀损伤,特别是存在于软水或者其它侵蚀介质的混凝土结构更为严重。因此,本文研究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OC)、粉煤灰混凝土(Fly ash Concrete,FC)和纳米SiO2混凝土(Nano-SiO2Concrete,NC)不同养护龄期下的抗压强度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坝、隧洞、混凝土深桩等长期服役于水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因遭受环境水的侵蚀,混凝土内部水化产物中的钙离子逐渐溶解,结构出现溶蚀损伤,特别是存在于软水或者其它侵蚀介质的混凝土结构更为严重。因此,本文研究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OC)、粉煤灰混凝土(Fly ash Concrete,FC)和纳米SiO2混凝土(Nano-SiO2Concrete,NC)不同养护龄期下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并利用2M NH4Cl溶液为侵蚀介质,通过室内溶蚀试验,对不同溶蚀龄期下的混凝土,分别从抗压强度、饱和面干吸水率、溶蚀深度细致探究溶蚀耐久性宏观特性,结合FESEM、核磁共振技术、TG-DTA和Rapid Air 457混凝土气孔结构分析仪等先进技术手段来探究混凝土在溶蚀环境下的损伤劣化机理,同时结合严寒地区特殊环境将混凝土溶蚀与冻融进行耦合,研究两者交互作用下溶蚀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所述:(1)混凝土工作性能随着NS的增加而迅速下降,1%、3%和6%掺量的纳米SiO2混凝土坍落度比普通混凝土下降8.5%、17%和27.5%。纳米SiO2的掺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NS掺量为1%、3%和6%时28 d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9.27%、12.87%和4.19%,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10.94%、16.34%、7.63%。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坍落度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没有较大差别,流动性与和易性均能满足施工要求。粉煤灰掺量为15%、30%和45%时混凝土强度均低于普通混凝土。(2)采用2M NH4Cl溶液为侵蚀介质,研究普通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和纳米SiO2混凝土时变劣化损伤特征。宏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蚀时间的增长,混凝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化损伤,粉煤灰和纳米SiO2的掺入提高了混凝土的耐蚀性能。粉煤灰掺量不超过30%时,具有抗溶蚀效果,其中15%时性能最佳;对于纳米SiO2混凝土,掺量3%时溶蚀深度最小,抗压强度劣化发育最为缓慢。对于溶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粉煤灰混凝土GM(1,1)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5%内,纳米SiO2混凝土GM(1,1)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内,且后验差比值均小于0.35,小概率误差均大于0.95,预测精度较高。微观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溶蚀进行,CH较为敏感,最先溶蚀脱钙,混凝土微结构劣化表现为新发育的微小孔隙、微小孔隙劣化为小孔隙和小孔隙与孔隙之间的联接通道逐渐发育变为大孔隙,微裂纹尺寸扩大,孔隙度增大,致使密实度降低,普通混凝土结构较早的疏松溃散。微观分析从本质上揭示了宏观性能退化的规律,针对混凝土溶蚀损伤D,采用灰熵法探讨了孔结构参数对溶蚀损伤D的影响规律。(3)开展了溶蚀-冻融耦合作用下溶蚀混凝土的劣化规律试验,以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作为混凝土抗溶蚀-冻融能力的评价指标,结合核磁共振技术,探讨溶蚀与冻融耦合制度下混凝土耐久性的劣化特征。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损伤曲线模型,利用实测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混凝土服役寿命的预测模型。
其他文献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卵母细胞的成熟质量是雌雄动物生殖能力的基础。研究表明,雌二醇(estradiol,E2)及其受体(estrogen nuclear receptors,ERs)在调控小鼠及人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有研究报道,低浓度雌激素通过ERs促进C型钠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对山羊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停滞维持作用。环腺苷酸(c
为研究半干旱沙丘与草甸不同景观带内植被冠层处大气、植被叶片、土壤系统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各种影响因子的响应,本文以半流动沙丘差巴嘎蒿、草甸玉米和芦苇、半流动半固定沙丘小叶锦鸡儿和黄柳5种典型植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进行测试分析,对比每种植被碳含量和δ13C值在生长季内的变化、持续干旱和连续降雨对其的影响,并使用气象站和其他测量的气象、土壤环境因子指标,探明各植被稳定碳同位素的
传统的竹材防霉剂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且药效易流失,林产工业迫切地需求一种绿色无毒、广谱长效的竹材防霉剂。中草药中的许多成分在抑制微生物方面具有极好的功效和环保价值,与纳米TiO2复合可改善其缓释、抗流失性能,同时赋予竹材更多的功能性,有望代替含铜、铬、砷等的化学防霉剂。1、以5种有机溶剂对延胡索进行索氏提取,以黑曲霉、桔青霉和绿色木霉的混合霉菌为目标菌种进行防霉测试,确定延胡索乙醇提取物防霉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北方阻止来自中亚草原和西部沙尘侵的重要生态保护屏障,近几年,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种植了大量的抗旱型乔木、灌木丛及各类牧草,在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两种典型人工种植植被青杨树与黄柳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多元线性混合模型与贝叶斯模型,分析植被在不同季节与不同生长期的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规律,并结合研究区多年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与气象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体现灌溉水利用程度的数值。通过测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可了解当年区域用水管理和节水改造水平。本论文以西藏昌都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四年的实测数据与灌区信息分析,测算了2020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并对2016-2020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为昌都市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因为昌都市灌区
内蒙古沿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壤盐渍化是制约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排水排盐技术是防治盐碱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灌区内田间明沟塌坡严重,造成排水不畅,暗管排水技术的应用已成趋势。而且暗管排水是自治区实行“改盐增草兴牧”战略重要手段之一,暗管改良盐碱地势在必行。但不同盐碱化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不尽相同,暗管布置后的土壤改良效果未知。所以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及鄂尔多斯南岸的4个典型暗管排
以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重要试点的沈乌灌域为研究对象,采取区域布井的监测方式,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质统计学理论,研究灌域大尺度和不同生态景观小尺度条件下,节水改造前后地下水埋深和水质空间变异性和时空分布规律。选取自然和人为因素通过灰度关联法明晰影响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地下水埋深分别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变量CAR模型、灰色GM(1,1)残差模型、一次指数平滑模型和ARIMA(1,1,1)
蛋白桑(Morus alba.L)是经过杂交选育出的抗逆性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特性,可作为优质饲用植物开发。在栽培过程中蛋白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以三种当年生蛋白桑幼苗为研究材料,试验采用盆栽控水法人工模拟土壤干旱胁迫,共设置7个处理梯度,其中正常供水记为CK,其余各处理分别记为W1~W6,CK~W1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70%、60%
输卵管是卵子运输、储存、精子获能、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部位。输卵管上皮细胞支持胚胎的发育并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理想的生理生化环境,但相比于其他体细胞,输卵管上皮细胞体外增殖分裂能力较弱,无法作为种质资源细胞库的种子细胞长期保存,也不能满足其他实验研究与应用的需求。因此,本论文以蒙古羊为研究对象,通过酶消化法培养蒙古羊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端粒逆转录酶基因(TERT)转入蒙古羊输卵管上
残塬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类型,该地区地貌特殊,塬面平坦开阔又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坡面陡峭,降雨不均,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本文以残塬沟壑区陕西省永寿县为研究区,以三期遥感影像(1998、2008、2018)为基础数据,结合土壤、降雨、植被、高程、人口、经济等数据,基于ENVI、Fragstats、Arcgis软件平台,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壤侵蚀情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