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成本分析与控制研究——以福州地铁1号线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市交通运输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城市人口出行的方便性呈现出日趋降低的态势,在路面交通资源已经受到严重限制、空中交通资源尚未充分有效利用的情况下,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显得尤为重要,已然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窘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对于公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等其他方式而言,城市轨道交通具有显而易见的诸多优点,如快速准时、安全性好、舒适度高、承运能力大、能源消耗小、污染程度轻等。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缺点也是有目共睹的,如建设成本高、运营维护费用大,对财力物力的要求很高,这使得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筹建和投入使用难度很大。除此之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如电磁干扰和噪声污染等。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其自身的营利能力较低,绝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运营单位处于亏损状态,其存续与运营离不开政府的财政补贴。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全寿命周期内,深入研究其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进而采取适宜的方法控制成本,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成本的分类,将其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两个部分,在充分分析内部成本的基础上,运用外部性理论探讨了外部成本的构成,探讨了外部成本的计量,进而指出了内外部成本的控制方法,最后,以福州地铁1号线为例,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成本的结构与控制问题。  本文首先说明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然后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如作业成本管理理论、成本控制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并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成本构成与成本分析,归纳了城市轨道交通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成本控制的思路、方法与策略。在作业链理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指导下,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内部成本划分为决策设计成本、建设期成本、运营成本、衰退期成本,深入分析了内部成本的构成,进而根据外部性相关理论和成本控制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成本进行了分析,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内部化处理,探寻涵盖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的成本控制途径和方法。最后,以福州地铁1号线为例,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成本的分析与控制问题。对该工程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了福州地铁1号线的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对内部成本中的建设阶段成本、运营阶段成本和衰退期成本进行了详细考察与分析,对外部成本进行了经济效益估算和社会效益估算,提出了在组织成本、施工成本、设备成本以及隐性成本4个方面实施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今天,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浪潮下,中小企业发展既迎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也经受着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人力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力资源配置得当,可以极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反之,则不能人尽其才,甚至阻碍企业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随后介
  欧债危机引发经济动荡,跨国并购及中小企业并购、大中型企业的资源整合在我国经济市场上日益增多,且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工业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不仅数量大,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国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基础。ER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显示,旅游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比例达5%,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长到10%左右。相对于森林旅游景区具有固碳释氧的作用,森林旅游景区在开发建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