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非裔流散研究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2019)作为迄今唯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作家,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自1970年莫里森发表第一部小说至她逝世,她一共出版了 11部小说,每一部都获得读者与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国内外莫里森作品相关研究虽异彩纷呈,但从流散的角度阐释莫里森作品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流散作为新兴的批评工具直到近些年才被学界所引介和应用。非裔流散的概念是由英国历史学家乔治·谢泼森(George Shepperson)于1966年首次引入学术批评界的,而此后非裔流散概念的定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早期的观点认为非裔流散研究应当“求同”,即搁置差异,强调来自非洲大陆的同源性和遭遇大西洋奴隶贸易苦难的黑人的共同经历,鼓励非裔族群联合以求共同发展;而近年来的研究趋势则提倡差异,强调了对非裔流散中时间性和地域性差异的尊重。本文以关注流散时间和空间差异的思路为指导,分析了莫里森小说中的流散主题,聚焦于15世纪以来的三波非裔流散浪潮,这三波流散浪潮各自具有其相应的地理路径及流散特点。具体来说,本文所涵盖的非裔流散浪潮依次为大西洋奴隶贸易时期从非洲到美洲的洲际强制性流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本土的迫使性流散,以及民权运动至今的全球范围内的诱导性流散。通读莫里森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莫里森作品不仅从时间性和地缘性上完整地囊括了现代非裔流散的三波浪潮,同时也涉及到与这三波非裔流散浪潮相对应的三大基本问题,即非裔族群创伤性的流散以及文化除根的经历、非裔族群试图在流散接收地挣扎生存并建设或重建家园的努力,以及非裔流散族群对故土的怀恋与实际上或想象中对家园的回归。本文正文以流散的时间性和地缘性为纬度,将论文划分为三章;同时,以非裔流散的三大基本问题为经度进行深入分析,纵横交织地从非裔流散视角下对莫里森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首先疏理了莫里森笔下的非裔流散族群所遭遇的由奴隶制度、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等因素导致的背井离乡和文化除根的经历,揭露了奴隶制及其遗毒对非裔流散族群造成的集体创伤;其次展现了莫里森作品中不同时期的非裔流散族群在保留文化传统与融入白人主导的主流文化的交互作用下的挣扎,以及他们扎根于美国这片土地并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的努力;最后解读了莫里森作品中非裔流散族群对想象和实际家园的回归,揭示了莫里森将美国南方视为非裔美国人精神家园的态度,阐明莫里森将南方精神——源自美国南方黑人社区团结一致反抗种族压迫的集体努力的一种互助互爱的人文精神——视为当代非裔美国人治愈流散创伤的良药和建设家园的精神支柱。综上所述,本文努力揭示了莫里森对非裔美国人流散经历的深切关注,剖析了莫里森作品对流散主题的展现中从内容上到时间和地域上的完整性。莫里森的小说的丰富性为当代非裔流散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课题。同时,莫里森对流散问题的讨论也与她对当代非裔美国人的出路问题的持续思考相契合。因此,从非裔流散的视角阐释莫里森的作品有利于更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莫里森这位杰出的作家对非裔美国人创伤性过去的反思以及对于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的展望。
其他文献
民粹主义是被抛弃的人民团结起来对腐败的精英的一种反抗,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倒退。民粹主义的定义建立在“人民”与“精英”的二元对立之上;它是一种“薄意识形态”,可以和各种‘厚’意识形态灵活地相互结合,用来解释这个世界并使某些议程合法化。在意识形态上,民粹主义往往反对全球化的进步主义价值观、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及其所倡导的多元文化主义;从功能上来看,民粹主义既可以指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也可以指支持某种意识形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政治地位显著提升,但文化产品的输入与输出却存在巨大逆差。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熊猫丛书”于2001年被迫停刊,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现如今,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走出去”战略的落实,到习近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提出,中国对外宣传方面加大力度,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构建依然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翻译是语言和文化沟通的桥梁,中译外是中国向世界传达思想、与世界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时,中国民间团体自发成立救助小组,在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过程积累了许多一手经验。在随后国外疫情暴发时,这些民间团体希望用这些经验帮助外国民众抗击疫情。其中,“武汉银杏在行动”国内救援团队成立“武汉银杏在行动·新冠疫情国际救助小组”(简称“救助小组”),在2020年3月发起应急语言服务,将武汉的一手抗疫经验总结命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用建议手册》,并组织志愿者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澳大利亚则是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现有有关在澳中国留学生的文献主要关注他们在澳洲的适应过程,而针对身份建构的研究则相当有限。本文探究了中国学生在留学澳洲期间如何建构自己的身份。17位来自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西悉尼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接受了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就身份认同和建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相关经历和思考。本文在斯特拉·汀-图米的跨
中波关系从一开始就复杂而含糊不清。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研究者试图对两个国家间的相互关系与合作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在两国关系中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种障碍,像世界强国总是试图让其盟友间保持紧密关系,并且不让他们对世界强国的对手奉行独立政策。在中国的全球倡议开始时——新丝绸之路——两国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论文《21世纪的中波关系——“一带一路”对两国关系的促进作用研究》的目的是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波兰共
学位
2019年12月,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媒体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广泛报道。作为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在国际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在危机事件的建构和传播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然而,在其对中国新冠疫情的报道中存在歪曲事实、借疫情诋毁中国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纽约时报》2020年1月23日至3月31日期间涉及中国新冠疫情的报道,自建小型语料库。在批评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研究该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提出,其基本要求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随着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联合国总部讲话等多个场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这一理念正式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性主张。作为中国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阿联酋积极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2012年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此关系
半岛电视台凭借其非西方的声音、国际化的视角与大胆独特的见解,在国际传播格局中获得了不容小觑的地位,在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范围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半岛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直接影响着阿拉伯各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态度。本文由此出发,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半岛电视台网站对中美两国疫情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框架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对中美两国相关报道框架进行分
口译中的自我修正指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对自己的译语作出的后续调整。自我修正是口译中的常见现象,同时也是重要的口译策略。然而,汉英口译中自我修正的研究较其他语言对比较有限。本研究基于第八届全国口译大赛全国总决赛25名选手的交替传译语料,分析学生译员在汉译英和英译汉两个方向中的自我修正现象。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的自我修正的频率和次数,对比学生译员两个方向中的自我修正现象。本文采用的自我修正分类框架基于前人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