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主要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因此村镇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压缩、清洗过程带来了大量的渗滤液。中转站渗滤液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难以生化降解、水质变化差异大、量小和分散等特点,如何实现经济有效处理成为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本论文开展了 AO-电催化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村镇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研究,并针对该工艺的处理效果、运行参数以及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对村镇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常规指标和有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水质存在显著性差异;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有机污染物组成成分主要为不同种类的有机酸,同时存在着许多化学结构十分复杂的环烷烃类、芳香烃类化合物,导致可生化性降低。2、利用电催化氧化单元对降解渗滤液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作为粒子电极基体材料的效果优于竹活性炭和竹炭颗粒,Sn-Sb作为活性催化剂优于Fe、Mn、Co;初始pH和外加电压是影响COD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曝气量和初始pH是影响氨氮降解的主要因素;初始pH小于7、外加电压15V是电催化氧化单元降解COD的最适条件;粒子电极在一定时间使用后会失活,回炉煅烧和电解纯水的方法可再生粒子电极,500℃下煅烧2h为最佳再生方法。3、采用AO-电催化氧化联合工艺对渗滤液处理的连续运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11 d时,该工艺能将渗滤液浓度从31098 ± 1270mg/L降解到391 ± 44mg/L,氨氮浓度从525±23mg/L降解到3±2mg/L,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A级标准;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染物降解效果和工艺稳定性呈正相关;电催化氧化单元在类腐殖酸、类富里酸的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关键。4、通过工艺运行和参数优化,得到该工艺最佳技术参数为外加电压15V,阴阳极板间距12cm,各工艺单元有效容积V厌:V好:V电=36:28:3,水力停留时间11d,回流比17:1。该工艺对比一些非膜分离工艺具有技术效果上的优势;其持续稳定运行成本主要为定期更换粒子电极,但粒子电极可再生利用,很大程度削减了工艺成本,对比膜分离工艺具有经济性上的优势。故本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