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具有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多功能性、处理工艺简单和药剂投加量少等优势,在当前环境工程实践中,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目前,采用电化学含氯漂白技术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剩余污泥的电化学漂白技术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从资源循环利用和降低能耗的思路出发,以实现污染物资源化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flow-through运行模式下的电化学含氯漂白技术。研究分析了flow-through模式下的电化学离子交换反应器的运行机理,通过研究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解液氯化钠浓度对电生成活性氯的影响,说明了flow-through运行模式的电化学反应装置应用于含氯漂白的可行性。电化学含氯漂白的结果表明:在此运行模式下,电生成的活性氯对剩余污泥的漂白作用是可行的。电流密度、电解时间、NaCl浓度都是影响污泥(粉)白度和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响应面优化实验模型得出单段含氯漂白的适宜工艺为:电流密度:10mA/cm2、NaCl:2.5%、电解时间:3.45h、pH:9-11、室温,在此条件下能将白度为16.87的污泥漂至39.84。验证实验的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在工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阴极水-阳极水”两段漂白可使剩余污泥(粉)白度升高到41.28,而且时间缩短了45min。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阴极水-阳极水”漂白处理工艺的污泥具有良好的成层性,更有利于材料化应用。热重分析(GTA)结果表明:经过含氯电化学漂白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和挥发性组分均很低,验证了含氯电化学污泥漂白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污泥中有机物的组分。研究了flow-through模式下的电化学含氯漂白技术应用的广谱性。分别对高岭土颗粒进行单段和“阴极水-阳极水”两段漂白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岭土颗粒经该电化学漂白装置漂白后,颗粒粒径变小,经过“阴极水-阳极水”漂白处理后其白度为60.48,得率为65.76%。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阳极水处理后的颗粒粒径较小,经过阴极水和“阴极水-阳极水”漂白处理后的颗粒具有更好的成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