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园林美学研究

被引量 : 57次 | 上传用户:zcb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哲学-美学和设计的视角来研究《园冶》。从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上看,《园冶》主要是围绕着文人园林的建造而展开的。换句话说,计成所阐发的主要是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特征。《园冶》的园林审美观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自然、如画和尚雅,它们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主要艺术和审美特征。《园冶》还总结出造园方法的精髓:“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它是帮助人们实现造园目标的有效方法。第一章探讨《园冶》文中体现出的崇尚“自然”的园林审美观,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自然模式的形成背景和具体表现。计成在《园冶》中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想,认为园林虽系人力所为,但要有天然生成的自然感,富于自然山林的意味。这八个字集中地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显著特征。中国园林的“天开”理想,源自中国古典哲学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儒道禅三家思想都重视遵循自然规律,欣赏自然的美,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崇尚艺术品的自然天成美感和清新自然风格。由于中国园林早在唐代便完成了从模仿自然到妙造自然的转变,因而《园冶》所提出的“天开”园林实际上指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意自然园林。进一步讲,《园冶》主张园林的自然感主要表现在山水、建筑、花木和景观以及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布局审美特征上。造园家根据自然山水的特征来组合园林要素,以有机不规则形态和错综自然的布局来使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组成有生命、浑然一体的园林艺术品。第二章探讨“如画”园林审美观,以园林与山水画的关系为中心,着重分析了园林如画的原因与表现。唐宋以来,园画相通逐渐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征。以王维和白居易为代表,文人日益参与到造园活动中,不但赋予了园林以浓厚的文人色彩,而且促成了古典园林从自然山水园到写意山水园的转变。文人的诗情画意渗透到园林的设计与建造,不仅出现了像艮岳这样完全按照画意来建造的园林,还涌现出一批像计成这样能诗善画的文人造园家。这些反映在《园冶》中,便是“境仿瀛壶,天然图画”的创作理念。计成在造园上所承接和发扬的是荆浩、关仝、倪瓒、黄公望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山水画风格。“如画”造园观主要表现在画意、画理与画境三方面。从创作上来看,园林与绘画在立意构思、写意手法和意匠创新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具体来说,绘画讲究意在笔先,造园主张相地合宜,都是突出和强调构思规划的优先性;绘画采取简笔写意手法,造园运用小中见大手法,均为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创作手法;画论有“有法”、“无法”之说,构园则强调“无格”,它们都要求打破陈规、自由灵活地创作。从画理上来看,计成把阴阳互生和多样统一的绘画法则应用到造园活动中,以期造出意境深远、景观多变的园林。从意境上来看,山水画与园林有着相通的主题,都以成仙隐逸为宗旨。然而,园林毕竟不是山水画,二者在意境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别。与山水画相比,园林在表现隐逸出尘的超越情怀之外,还充满了世俗享乐的物质气息。第三章探讨文人园林的审美品质:雅。文人园林不同于皇家园林的宏大富丽,而是以精巧雅致为园林的基本风格。在儒道思想的熏染下,文人园林讲究美善合一的文雅,追求美真合一的清雅。具体来说,清雅的表现是建筑简朴疏朗、山水清幽自然,用以满足文人超越凡尘、隐逸自得的精神旨趣。计成并不把清雅与精巧及时尚对立起来,认为精心构思运用这些美学特征,它们可以相得益彰、交相辉映。通常而言厅堂等园林主体建筑要精巧,窗户等局部装饰构件的造型要合乎时尚。文雅则表现为诗文题咏和人文寓意上。计成认为,通过运用隐逸典故和象征手法可以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园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文人胸有万卷诗书、隐居求志、超凡脱俗的精神品格。第四章分析“因借体宜”的造园原则。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造园原则源于先秦诸家的处世哲学,儒家、法家、道家都有贵“因”的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系统阐述了贵“因”的原因和途径。明末许多学者提出要在实践活动中用“因”。并且因借造园的思想火花一直闪耀于历代的园林游记和诗文之中,所以计成提出的“因借体宜”原则是对传统实践智慧的系统总结。《园冶》理论中的用“因”造园原则具体表现为因水构园、因地成形、因地造屋、因地取材、因时制宜五种设计手法。计成对传统的取景手法进行归纳,在历史上首次提出“借景”概念,归纳阐述了五种借景手法,描写通过借景营造出的境界。该理论认为要不分远近、内外,尽可能地吸纳美景为我所用,并且要巧于用“因”。借景可以使园林内外贯通一气,融合为往复不尽的视觉空间,从而使人在园林中产生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造园的“因借体宜”原则中,“因借”是手段,“体宜”是标准,二者不可分开,只有“因借”才能实现造园得体,而“因借”一旦失去分寸,不能做到“体宜”,就走向事情的反面,不成其为“因借”,而是“逆”。“体宜”标准要求造园家在规划和设计园林时,要综合考虑园林主人对园林的功能、艺术和人文方面的具体要求。结语部分总结《园冶》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从历史方面看,与《长物志》和《闲情偶寄》等书相比较,《园冶》确实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造园原理与技法的理论著作,并在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譬如“借景”理论。从现实来看,《园冶》所提出的“天开”理想和“因借”法则,对于当代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因借体宜的生态保护观、建筑与环境相和谐的生态规划观、以朴素自然为美的生态审美观和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生态节用观等。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种主流商务方式,带来了传统企业经营环境和经济贸易方式的变革,极大地冲
时下,全国各级地方党组织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在全体党员中扎实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已将这次学习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融入党员教育
敦煌写本羽053《唐天复八年(908)吴安君分家遗书》,是作为一家之主的吴安君以遗嘱的形式,在众乡闾亲朋的见证下,与侄子(养子)吴通子、儿子吴善集达成的变更家庭财产的记录。
阐述了卷盘式喷灌机的结构特点、主要规格、田间工程设计原因及主要内容。
歌德曾说:“艺术并不从宽度和深度方面胜过自然,它胶着于自然现象的表面,但它有着自己的深度和力量。”艺术生命的诞生正是源于对自然生命的审美发现,尽管各个艺术流派之间存在着
数字图像处理(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技术涉及数学、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信息论、生物医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应用技术,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数
富含G碱基的序列可以通过Hoogsteen氢键形成四聚结构,即G-四链体。这些富含G的序列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包括端粒区、基因启动子区、内含子区等等。许多报道指出,一些小分子可
本文运用压力理论和应对理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就业压力管理进行理论探讨。设计与编制大学生就业压力系列调查问卷,对湖南省10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1)就
现代军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军事战争手段的剧烈变革,对航空发动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准确、快速、有效的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状态监测
当前国际流行的新潮袜品主要有:一、卫生纸袜海外甚为流行,吸湿性能好,特别适合脚汗多者穿用,穿后即丢弃,在公共浴池穿着洗澡还可防止传染脚癣。二、半导体丝袜这是日本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