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超声速飞行器要实现安全飞行并顺利完成承担的任务,热防护系统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电弧风洞主要针对飞行器防热材料和防热结构进行考核,筛选防热材料,优化防热结构,指导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设计。然而由于飞行器弹道和外形的日趋多样,面临的热环境也较以往飞行器更加复杂,对地面风洞考核试验的参数模拟有效性以及试验效率等要求不断提高。本文推导建立了可用于求解飞行条件以及试验状态热化学非平衡流动的数值模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超声速飞行器要实现安全飞行并顺利完成承担的任务,热防护系统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电弧风洞主要针对飞行器防热材料和防热结构进行考核,筛选防热材料,优化防热结构,指导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设计。然而由于飞行器弹道和外形的日趋多样,面临的热环境也较以往飞行器更加复杂,对地面风洞考核试验的参数模拟有效性以及试验效率等要求不断提高。本文推导建立了可用于求解飞行条件以及试验状态热化学非平衡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并根据典型算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基于数值方法开展电弧风洞高焓流场模拟以及天地差异性与参数模拟方法研究,探索地面试验模拟参数的有效性,指导地面风洞试验设计,提高试验中参数的模拟程度,减少试验调试校核车次,降低试验运行成本,缩短飞行器研制周期。对电弧风洞半椭圆喷管和试验段高焓流场进行了模拟和对比验证,发现了参数对试验流场流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喷管尺寸对平板试验模型表面热流分布的影响规律,拟定了可提升设备开展大面积区域热考核试验的模拟能力的电弧风洞半椭圆喷管优化路线。对采用锥形喷管开展的驻点模型热考核试验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获得了有限电弧加热功率条件下,流场和模型表面热流的天地差异以及可以实现的模拟参数范围,阐述了产生天地差异性的机理和试验中提高模拟参数有效性的改进方向。对前缘模型高焓流场天地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模型壁面附近流场氧原子含量差异很大,以至于在地面试验中很难模拟与飞行状态接近的激波后氧原子质量分数。对再入体模型高焓流场以及表面参数天地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试验状态下其驻点压力与驻室总压呈近似线性关系,而驻点热流与焓值呈近似线性关系。如果要在地面试验中模拟飞行状态来流速度需要增大试验状态焓值,所以模拟很高的飞行速度存在困难,而模拟飞行状态动压则相对容易。本文一共分为七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然后介绍了数值模拟方法及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展了电弧风洞半椭圆喷管、驻点模型、前缘模型和再入体模型流场模拟与热考核试验参数模拟方法研究。最后为总结和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取得的进步点、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针栓喷注器具有结构简单、燃烧性能稳定以及具备深度调节能力等优势,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的研究中,对于针栓喷注器喷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雾化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喷雾特性与燃烧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更加有限。本文以试验为主,结合理论分析,以三维针栓喷注器和二维针栓喷注器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液液针栓喷注器的喷雾特性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研究。采用背景光成像结合激光相位多普勒技术
微半球谐振陀螺是近十年出现的一种新型谐振陀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性能潜力大等优势,有望在小型制导武器装备、单兵导航系统中得到应用。该陀螺的核心元件是采用熔融石英制造的微半球谐振结构。品质因数用于描述能量损耗,是微半球谐振结构的重要参数。目前,微半球谐振结构品质因数较低,能量损耗机理与抑制方法缺乏系统性研究,是制约陀螺性能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围绕提高微半球谐振结构的品质因数展开研究,重点解决结
近年来,人工智能如深度神经网络和脉冲神经网络等在图像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各个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神经网络架构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基于高级专家手工调试和设计的方法已难以满足要求。最近一些前沿工作开始关注神经架构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方法,通过自动化搜索神经架构获取高性能神经网络。但是,当前的NAS方法还存在着搜索时间长、收敛速
激光支持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Laser-Assisted Pulsed Plasma Thruster,LAPPT)作为激光推进与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推力器,其具有推进效率高、比冲高、工质可选择范围广、元冲量精确可控和推力易调节等优点,具备为微小卫星姿态控制、轨道机动和编队飞行等提供精确推力的功用。论文采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深入地进行了LAPPT工作过程建模与仿真,开展了
本文以实现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烧室在冲压模态的稳定工作为目的,采用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凹腔回流区和引射火箭底部回流区的火焰稳定能力,提出并验证了两种增强燃烧室火焰稳定能力的方法。对无反应流场的研究表明,引射火箭导致的流场畸变对凹腔回流区有重要影响。凹腔剪切层在膨胀扇的作用下可能在凹腔底壁再附,进而导致凹腔丧失火焰稳定能力。当再附激波入射到凹腔剪切层上时,凹腔剪切层在逆压梯度的作用下向
锂硫电池凭借其高理论容量、低成本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最具优势的下一代可充电电源体系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对动力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安全性能。以有机电解液组装传统锂硫电池中使用了活性很高的金属锂负极和易燃易挥发的有机电解液,电池的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证。采用不挥发和耐燃的固态电解质组装全固态锂硫电池,可以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但是,全固态锂硫电池也面临诸
降冲击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很多领域都受到重视,例如航天发射过程中实现低冲击分离,对于搭载更多类型的精密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组合式铝蜂窝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力学和吸能机理分析,并利用冲击试验平台开展降冲击性能研究。组合式铝蜂窝是两层及以上的单个蜂窝结构直接叠加形成的组合体,其利用蜂窝层间相互嵌入以及胞壁结构屈曲折叠两种方式实现缓冲吸能。但是目前对组合式铝蜂窝嵌入作用机理及降冲击机制还缺乏系统认
本文以旋转爆震发动机的工程应用为背景,综合运用实验研究、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对碳氢燃料旋转爆震燃烧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为旋转爆震发动机实用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首先,验证了无内柱燃烧室对碳氢燃料旋转爆震燃烧组织的促进作用。在无内柱燃烧室内实现了乙烯-空气、甲烷-空气旋转爆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间差分析法、图像亮度积分和亮度积分比轴向分布分别对爆震波流场结构、火焰传播特性和流场释
在自主驾驶及移动机器人相关的应用中,作为感知和测量的重要基础组件,从传感器原始数据中恢复颜色和深度信息是后续众多高层任务(如定位与建图,语义理解,决策规划以及运动控制)的前提。近年来,深度学习中端到端学习模式在计算机视觉的众多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逐渐成为解决各类任务的主导方案。然而,在具体任务上,通用的网络结构一般不具备我们期望的某些属性,例如可解释性,并且容易遭受较差的局部最优和缓慢收敛的
根据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自我定位和对环境地图的构建是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自主执行任务的基础,构建的地图可以用于后期的导航、定位、规划和可视化等。GPS传感器由于精度的原因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其次在室内环境中难以接收GPS信号。相机作为普遍的图像传感器,可以快速简便地获取场景的视觉信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中。本文以移动机器人的自主行为需求为牵引,仅利用普通的消费级相机作为传感器,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