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志病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火热之邪是引起神志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黄芩性寒味苦,具有泻火除烦之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疗神志病的常用中药。纵观古今用于神志病的方剂,组成中含有黄芩者为数甚多。尤其是现代,含黄芩方在发病率最高的神志病——郁病的治疗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研究含黄芩方在神志病治疗方面的证治规律,探究黄芩在方中所起作用,发掘中医治疗神志病的学术精华,对于传承弘扬中医药理论、服务于当今临床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了含黄芩方的证治规律。首先,收集整理医学文献所载之古今(从东汉至1986年)治疗神志病的含黄芩方697首,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对纳入方剂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了历代治疗神志病的含黄芩方的主治病证特点和主要配伍方法。其次,对古今医学文献(从东汉至2018年)所载之治疗郁病及其相关病证(梅核气、脏躁、百合病、狐惑、奔豚)的含黄芩方81首,其中古方43首,现代方38首。运用上述方法,梳理分析古今含黄芩方在主治病证和遣方用药等方面的特点,比较两者之异同,借此探寻古今医家对郁病及相关病证的辨治思路和方法的演变轨迹。有关历代治疗神志病的含黄芩方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此类方剂的主治疾病有17种,包括烦躁、狂病、痫病、不寐、心悸、眩晕、怒病、郁病及其相关病证、中风后神志异常、妊娠神志异常、经期神志异常、产后神志异常、小儿惊风、小儿夜啼、多寐、喜病、厥病。病性有虚实两端,以实为主。邪实病性最常见的是火热,其次是风,痰饮亦可为患,还有毒、实、阳亢、气逆、气滞和湿邪等,诸邪常可兼夹并见。正虚者较少,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不同。病位主要在心,其次为肝,然后是胆和少阳,还与胃、脾、肺、血室、肾、大肠、阳明等相关。在多部位兼病之中,以心肝同病最为常见。在配伍方法方面,与黄芩配伍的常用药物类别以清热药、补益药、解表药为主,以化痰药、利水渗湿药、安神药为辅。清热偏重清热泻火,常用栀子;补益偏重补气,常用人参;解表常用柴胡、防风。与黄芩配伍的常用单味药有14个,按频率降序排列依次是人参、大黄、栀子、麦冬、茯苓、柴胡、黄连、白芍、当归、防风、川芎、升麻、生地、赤芍。与黄芩配伍的常用组合有12类,包括黄连解毒汤类、痛泻要方类、八珍汤类、人参麦冬汤类、二陈汤类、小续命汤类、安神镇心琥珀丸类、黄芩清肺汤类、泻心汤类、小柴胡汤类、逍遥散类、增液汤类。在疾病、证候与方药之间关系的研究方面,勾勒出15种常见神志病的证候特点与选方用药之间的主要联系脉络。其中,对含黄芩方使用率频高居前四位的神志病——烦躁、狂病、痫病、不寐的研究结果分别为:(1)烦躁。主要症状为烦躁、发热、口渴、头痛;次要症状为口中生疮、咽喉痛、面赤、目赤、心烦、胸闷、谵语、坐卧不安;二便表现为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脉象为洪脉、数脉。病位主要在心,涉及病性火热、实、毒。常用药为黄芩、栀子、赤芍、知母,代表方为黄芩清肺汤。(2)狂病。主要症状为发狂;次要症状为胡言乱语、谵语、目赤、出血、妄听妄视、易怒、口渴、咽喉痛、气喘;二便表现为大便秘结;脉象为洪脉、数脉。病位主要在心,涉及病性火热、实、毒。常用药为黄芩、大黄、黄连、连翘、黄柏、栀子,代表方为泻心汤合黄连解毒汤。(3)痫病。主要症状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次要症状为发热、呕吐、泄泻。病位主要在心,涉及病性风、痰。常用药为黄芩、人参、茯神、远志、牛黄、龙骨、钩藤、犀角、升麻,代表方为安神镇心琥珀丸。(4)不寐。主要症状为不寐;次要症状为虚烦、烦热、烦闷、心烦、消瘦、忧愁、咽干、烦躁、口渴。病位主要在心,涉及病性火热。常用药为黄芩、酸枣仁、麦冬、生地、玄参,代表方为增液汤。古今治疗郁病及其相关病证的含黄芩方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在方证病机方面,古今均以肝为主病之脏,并涉及心、胃等多脏腑。病性以邪实居多,正虚少见。常见病性前三位均为气滞、痰、火热,但古今频率高低悬殊,气滞、火热现代远远高于古代,尤其是气滞,频率高达96.43%,绝大多数的方证病机均有此因素。说明现代医家较之前人更重视气滞和火热在郁病发病中的作用。在主治症状方面,古今都有悲伤、抑郁、忧愁、胸闷、善太息、胁肋胀痛等肝气郁结的表现;都有易怒、心烦等肝郁化火之象。不同点是,现代方主治中失眠出现的频率很高,远超古代;对舌脉的记录也较详细,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者较为多见。在配伍方面,古今方剂的异同可以分两点阐述:(1)药物类别。理气药、补益药、清热药与化痰药均为古今方中常用药物类别,但各类药物使用频率不同。古代方剂首推补益药,其次为理气药,这两类药是主要配伍药物。其后是化痰药、清热药。现代方中理气药遥遥领先,其次是补益药,还有安神药(两者频率接近),这三类药是主要配伍药物。位列其后的化痰药和清热药的使用频率也高于古代方。而在上述同类药物的具体单味药选择上,古今又极为相似,如理气常用柴胡、陈皮,补血常用白芍,清热常用栀子,化痰常用半夏。(2)与黄芩配伍的常用单味药和组合。古今常用单味药都有柴胡、半夏、白芍、茯苓、人参、陈皮、栀子、川芎、大黄,常用组合均为越鞠丸类、小柴胡汤类、二陈汤类。不同点是,古代更重视补血,还常用当归,以及四物汤类、加味归芍汤类;现代更重视安神和清热,还常用龙骨、牡蛎、黄连,以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类、温胆汤类、龙胆泻肝汤类。通过研究表明,现代医家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医家对于郁病的辨治方法。一方面,学习古人,从肝气郁结辨证,用疏肝理气之法治疗,代表方为越鞠丸;从肝郁痰阻辨证,用理气化痰之法治疗,代表方为二陈汤;从肝胆郁热、枢机不利辨证,用疏利肝胆,调畅枢机法治疗,代表方为小柴胡汤。另一方面,结合临床实际,发展创新,重视心肝、肝胆等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肝郁化火、肝胆湿热、心肝火旺、肝郁痰阻、心胆气郁等多角度辨证论治。如对于肝胆湿热,心肝火旺,症见失眠、易怒、心烦、胆怯易惊、头晕、多梦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夜交藤、合欢皮、酸枣仁等品治疗,在清泻肝胆湿热的同时,养心安神解郁;对于肝郁痰阻、心胆气郁,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思维迟缓、心情低落、心悸、喜哭、寡言少语、口苦、咽干、胁肋胀痛、食欲不振、眠浅易醒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在调和肝胆脾胃气机的同时,通阳安神解郁,兼顾清热化痰。此外,现代医家还常辨病论治,如对抑郁症,直接投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通过数据挖掘研究明确了黄芩在治疗神志病方剂中的作用和地位主要是,清热泻火除烦安神,解毒燥湿涤痰醒神,治神志病之主病主证,常为君药;清热凉血以止血、清热安胎、清热泻火以止痛,治神志病之伴随症状,常为臣药;以其苦寒之性制约温燥之药或防邪郁化火,常为佐药。黄芩在治疗郁病及其相关病证方剂中的作用主要是,清热泻火以解郁除烦、和解枢机以调畅情志、未雨绸缪以防邪郁化火,常作为臣药、佐药。第二部分,为科学地阐释治疗郁病方剂配伍黄芩的意义,采用动物实验研究了黄芩及黄芩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首先,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动物模型,选择糖水偏好、强迫游泳、悬尾和开野等行为学测试,评估黄芩对模型动物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其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抑郁模型动物海马神经元相关标志物NeuN、Dcx、Map-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细胞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探究黄芩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动物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动物海马TGFβ3-Smad2/3-Nedd9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探究黄芩对TGFβ3-Smad2/3-Nedd9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黄芩显著增加抑郁模型动物体重,增加其自发活动,改善模型动物快感缺失、行为绝望状态,从而改善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模型动物抑郁样行为。(2)黄芩明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通过调控凋亡进程,减少慢性应激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黄芩还能增加海马神经元Dcx、Map2、NeuN阳性细胞数,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迁移、分化和成熟,从而增加神经元的数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3)黄芩显著逆转慢性应激引起的TGFβ3表达下降,促进Smad2/3磷酸化,增加下游Nedd9蛋白表达。提示黄芩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3-Smad2/3-Nedd9信号通路,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我们进一步探究了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抗抑郁作用和机制,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给予黄苓主要有效成分黄苓苷低、高剂量(20mg/kg,40mg/kg)灌胃治疗3周。3周后进行糖水偏好、开野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等行为学测试,考察黄芩苷对抑郁模型动物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检测模型动物脑海马内Dcx、NSE、BDNF的表达水平,考察黄芩苷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迁移、发育、成熟的影响;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考察黄芩苷对神经元损伤凋亡的影响;检测GSK3 β/NF-κB/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考察黄芩苷对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1)黄芩苷明显改善模型动物快感缺失、行为绝望等抑郁样行为。(2)黄芩苷显著增加模型动物海马内Dcx、NSE、BDNF的表达水平,促进神经元发育成熟,从而增加神经元数量。(3)黄芩苷明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从而减轻神经元损伤和凋亡。(4)黄芩苷明显增加磷酸化GSK3β水平,抑制NF-κB以及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降低caspase1和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与炎症有关的GSK3 β/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减轻神经炎症,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元发育和成熟,保护神经元,改善模型动物抑郁样行为。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1)首次运用频数统计、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含黄芩治疗神志病的方剂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并进一步对古今含黄芩治疗郁病及其相关病证方剂归纳分析。明确了含黄芩治疗神志病、郁病及其相关病证方剂的病证特点和主要配伍方法;明确了这些方剂中配伍黄芩,主要取其泻火除烦、和解枢机、防邪郁化火之功效。(2)首次运用Gephi软件构建了神志病、郁病的病-症、证素-症征、药-症复杂网络,通过社团划分以及调节每个社团边权重值大小,过滤掉权重较小的边,得到不同社团的核心节点,如核心病机、核心药物、核心症状,如此,则能在揭示黄芩方主治的疾病、症征、证素与药物之间关联关系的同时,将各病种纷繁复杂的病机、证候和组方用药的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清楚地区分开来,从而更有利于探知历代医家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思路。(3)首次验证了给予黄芩水提液灌胃治疗4周能上调抑郁模型动物海马TGFβ3、p-Smad2/3和Nedd9蛋白水平,促进TGFβ3-Smad2/3-Nedd9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减缓慢性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迁移、分化和成熟,保护神经元,改善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