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部晚冰期以来植被和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尔盖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受季风影响明显,对气候环境变化敏感。湿地内广泛分布的泥炭具有沉积连续、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特点,是古气候研究的良好载体。目前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开展了较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分辨率有待提高,定量化结果缺乏,各研究揭示的古气候演变序列、季风演化过程有差异,将其作为古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背景材料的研究鲜见。位于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四川地区的西部(成都平原和川西北高原)已建立了连续的古文化演化序列,但古文化演变的环境背景缺乏科学研究。偶有涉猎,却受制于取样分辨率低、年代控制点少、环境代用指标解释复杂,并不能获得当时清晰的环境状况。这对认识和理解若尔盖高原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及四川西部的古文化演变和人群迁移的环境驱动力造成了一定困难。基于红原泥炭的自然环境演变记录可以用于四川西部的环境考古研究。本文选取厚450 cm的红原泥炭HY2014剖面为研究对象,以高密度AMS14C测年构建年代框架,以高分辨率孢粉分析为基础,加上有机碳同位素、腐殖化度、无机成分中的地球化学元素、磁化率等,重建当时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历史。结合若尔盖高原至成都平原按海拔梯度和植被带变化采取的40个地表样品和东亚表土孢粉数据库中的孢粉数据及各样点现代气候参数,建立孢粉与植被、气候的关系,通过三种方法基于剖面化石孢粉资料对当时的古气候进行定量重建。根据各定量方法的特征、优缺点、适应范围及具体的数值表现等方面,最终选用一种最为合理的定量结果。之后与区域性的环境演变记录进行综合集成研究,探讨红原泥炭记录的气候环境变迁的过程和可能的影响机制;并且结合四川西部的考古资料,探讨了气候环境变迁的效应及其对考古学文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当时古人群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得出:(1)由成都平原到若尔盖高原一线的各植被带表土孢粉组合与主要植被类型之间对应关系良好,地表孢粉的种类、组合和含量能清晰地反映出沼泽草甸、中山草原等各植被带,各植被带内都有具代表性的孢粉科属。红原泥炭中孢粉组合主要受控于近源植被类型,来源于长距离搬运的花粉较少。红原地区最近14000 cal.a BP以来的植被演化经历了三个重要过程:亚高山草甸、片状灌丛阶段(14057~11797cal.aBP),森林和各类草甸阶段(11797~4495 cal.aBP)及灌丛草甸阶段(4495 cal.a BP以来)。(2)基于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WAPLS)、多元回归分析、对应分析三种方法定量重建了晚冰期以来的年均温(T)和年降水量(P)序列。最终选用的是WAPLS模型结果。结果反映了在晚更新世时T、P最低;T、P在整个早中全新世的高值阶段(10916~6000 cal.aBP)的平均值分别为2.68℃和607.47 mm;之后重建的T、P曲线总体呈下去趋势。(3)红原地区最近14000 cal.aBP以来的气候变迁经历了六个主要阶段:在新仙女林事件及之前,西南季风较弱,季风降水较少;进入全新世以来,西南季风明显增强,但其强度是逐渐降低的。其中在早全新世前期经历了 11797~10916cal.aBP的短暂升温期后,一直到6000 cal.a BP西南季风强度最大,季风降水量最大;再之后分三个阶段逐渐减弱(6000~4495,4495~3050及3050 cal.aBP以来),气候变得越来越冷干;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百年周期(125~128年、137~139年、141~149年、158年、165~178年、183年、211~214年等),1500年的周期也很明显。西南季风的变化是驱动该地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西南季风强度的变化最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4)四川西部的古文化演替、人群迁移和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气侯变迁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6000cal.aBP左右,气候趋于恶化,在黄河上游陕甘青地区生活的北方人群开始往南迁移,一部分到达川西北高原,形成营盘山文化。在营盘山文化二期时由于一个明显的冷干事件,在川西北高原生活的古人群开始往南向四川盆地周边小规模迁移。其中在营盘山文化三期的同时,在成都平原内部形成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一桂圆桥文化,但遗址点较少。之后,在气候明显更为冷干的环境下,成都平原上更多的淤积地被暴露,使古人群的生活面进一步拓宽,再加上平原本身的资源优势,最终在平原内繁育了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等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宝墩文化晚期、金沙—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时期降水更高,遗址明显处于高地;而三星堆文化时期气候最为冷干,遗址海拔的平均值最低。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到各时期遗址的数量和规模、叠置和堆积状况,及遗址与河流水系、地貌的关系。如气候更为冷干时,遗址多分布于冲积地带;而由于气候变冷干及不稳定性增强,遗址距河距离是增加的。环境变化对中原地区和四川西部的先秦文化具有类似影响。(5)从四川西部古文化演化、人群迁移历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角度来看,水稻在宝墩文化早期驯化程度已很高,稻作农业取代旱作农业并在成都平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之后的三星堆文化等繁荣的物质基础。此外,气候较干时还通过补给更为耐旱的野豌豆作为食物,当时的古人群食谱中还包括豇豆等,其比例动态变化。遗址的空间分布、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及当时的生活和生产工具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本文的特色和可能的价值是将古气候的定性描述发展为定量重建,完善了对红原泥炭的古气候和古生态研究,通过具体的温度和降水数值反映了在10900~6000 cal.a BP时是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并且将气候定量重建结果与四川西部人群迁移和古文化演变结合起来,并探讨了当时的古人群是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丰富了长江上游的环境考古研究。
其他文献
三星堆祭祀坑发现的重要意义$$ 1986年7月18日和8月14日,在三星堆遗址相继发现两个商代蜀国大型祭祀坑,被编为一号祭祀坑和二号祭祀坑。两个坑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玉石器、黄
报纸
青铜器纹饰艺术是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历史学、艺术学、人类学、考古学重要的研究领域。透过青铜纹饰,研究者可以获取远古时期先民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
想象是人的意义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人存在于世必须时时刻刻在运用的一种能力,想象是把人的心灵中不在场的意义于心灵中在场化的能力。想象有先验的与经验的两个基本类
提升党校教学的效果,需要在课程中体现出党性修养的特色;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围绕党和现实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课程题目的选择;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用马克思基本理论
增加国内需求,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成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方。围绕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分析研究成果丰富。关于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分析却鲜有所闻。本文通过实证方
语文课程内容,即"语文课教什么"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话"作为现代语文教育史上著名教材《国文百八课》的核心内容,明确地规定了《国文百八课》的主要教学
多学科知识在当前高校德育研究实践中的交叉、融合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面对多学科视野下高校德育研究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从深化高校德育实践研究的理论建构、加强多
本文介绍了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在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实践 ,阐述了在建设以学生为本的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物理实验基地的探索经验。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困难与思路
审美知觉理论是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理论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审美知觉包含呈现、再现和想象、思考三个阶段,它们是和审美对象的感性、再现对象和表现的世界相吻合。审美对象的
以教学《陋室铭》《爱莲说》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指出从语言起步,从语言入手,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