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体例成熟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数百年来,该书凭借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奇巧幻妙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脍炙人口,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不同于《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均是拥有固定的通用的流传评点版本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的版本一直很多,评点者龙鱼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一度出现了书商擅自增改内容的混乱局面。直至清初顺治元年,毛宗岗修订并评点的“第一才子书”横空出世后,此等局面方才得到根本改变。至此,毛评本《三国演义》即变成了亿万民众传阅和讲说的唯一版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即以清代小说评论家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毛氏在《三国演义》的具体评点中使用的“叙事”、“叙事之法”等范畴的提出及运用,明确毛宗岗的小说评点理论体系。从毛氏在评点过程中的种种例证、种种观点出发,分析毛氏对叙事类文学作品以及历史小说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分析毛氏叙事理论体系多层面、全方位的内容以及各个方面的特点,阐述该理论体系对当时的影响以及历史意义,思考其“叙事之法”理论对中国古代叙事学、明清小说评点学、中国古代小说学与对当代文论界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的第一部分将围绕“叙事”、“叙事之法”等概念进行朔源并阐述毛宗岗对上述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汉语演变过程中,“叙”、“事”、“叙事”等词的语义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迁移,而这恰巧反映出人们对叙事这一行为的认识的变化不断发展:从先秦时期的“按照一定次序”、“记录史实”,到唐宋时期的“唐人有意为小说”,强调了虚构,再到明清时期文论家在“实录”和“虚构”之间的彷徨及游移,最后到毛宗岗,从按照一定次序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到达到“叙事妙品”境界,毛氏的叙事观既有对古人“实录”精神的扬弃,又有独特的创新。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中之重,主要探讨了毛宗岗“叙事之法”的理论体系。毛氏的“叙事之法”是全方位、多层面的理论体系,涵盖了包括叙事本体论、创作和接受论以及叙事技法论等在内的三方面内容,而这三方面内容分别代表了毛宗岗小说评点理论体系中的道、法、技等三个层次,具有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三方面的意义。叙事文学本体论是形而上的“道”,体现了毛氏对叙事文学本身的认识。他认为,叙事类文学作品既反映了现实生活,又表现了创作者的内心。叙事文学创作和接受论是形而中的“法”,它一方面受“道”的限制和制约,另一方面又影响了“技”的形成和运用。在创作论上,毛氏强调了文有“先声”、“余韵”、“插叙、倒叙、补叙”等方面;在接受论上,毛氏提出了对“文势”、“次序”的理解,以及巧妙暗合现代文论家“文本空白”的思想。叙事文学技巧论是形而下的“技”,包含了“文法”以及“章法”两方面。“文法”即文章语言的准则,毛氏认为《三国演义》多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风格丰富,“绮丽非常”;同时使用讽刺与白描等表现手法,造成一定表达效果。“章法”即文章行文的整体结构和框架,即“结构之法”。所谓“结构之法”又分为两个部分: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等等。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毛宗岗“叙事之法”的意义与影响。毛氏理论体系对当时的影响主要存在于文本和传播价值两方面:一方面有助于《三国演义》文本的成熟,另一方面则坐到了“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促进了《三国演义》的传播,双管齐下,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的小说创作;毛氏理论同样对后世影响深远,“叙事之法”理论对中国古代叙事学、明清小说评点学的发展和成熟以及中国古代小说学的构建、丰富和完善都有一定进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