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白细胞介素18由Okamura等于1995年发现。因其可诱导IFN-γ的产生,又称之为γ干扰素诱生因子(IGIF)。IL-18是以非活性的前体形式合成,然后通过白细胞介素18转移酶(ICE)在天冬氨酸位点上水解,去除含有36个氨基酸的前导序列,成为成熟的IL-18而发挥生物学活性。成熟的人IL-18的长度为157个氨基酸。IL-18对多种细胞尤其是免疫细胞具有多向性作用,如诱导免疫细胞产生IFN-γ、增强NK细胞和CTL细胞的活性、促进IL-2介导的T细胞增殖、增强Th1单克隆和富集的多克隆T细胞产生Th1类细胞因子、促进Fas配体(FasL)在T细胞表面的表达、增强Fas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IL-18被认为是一种潜力极大的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抗微生物、抗自身免疫疾病的细胞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在国外已进入二期临床研究,用于抗肿瘤治疗。
现已知人白细胞介素18有四个半胱氨酸,但均不形成二硫键,这造成其原核表达后复性困难和稳定性不佳,对其规模化生产与临床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本实验首先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模建出IL-18受体及IL-18/IL-18R复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别虚拟突变IL-18的四个半胱氨酸为另外19种氨基酸,建立突变体三维结构模型,计算IL-18突变体/IL-18R复合物三维结构及分子间作用能变化情况。筛选几种突变方案。然后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突变体,进行活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多株IL-18的突变体,证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先期筛选有助于加快IL-18的突变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打下了基础。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突变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利用分子模建软件:Modeller,Tinker,NAMD等,先以IL-1受体为模版,成功模建出IL-18受体的三维结构,又以IL-1/IL-1R复合物结构为模版,构建IL-18/IL-18R的复合物结构模型。随后分别虚拟突变IL-18的四个半胱氨酸为另外19种氨基酸,以野生型IL-18为模版进行同源模建,建立了76个突变体三维结构模型。
(2)采用Tinker软件,分别计算76个IL-18突变体/IL-18R复合物的分子间作用能,与原IL-18/IL-18R的分子间作用能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证明静电作用在IL-18与其受体结合中起重要作用,在CYS38,CYS68位点,突变为酸性氨基酸能使其亲合力增加,而突变为碱性氨基酸则刚好相反;而CYS76位点相反,突变为碱性氨基酸Lys能使其亲合力轻微增加。综合考虑决定选择以下12株突变体进行构建表达及活性研究:C38选择Glu(e),Ser(s),Pro(p),C68选Ser(s),Pro(p),Tyr(y),C76选Lys(k),Ser(s),Tyr(y),C127选Ser(s),Thr(t),lie(i)。
(3)以原PBV220/IL-18质粒为模板,采用高保真Taq酶,进行一步法PCR突变,构建突变体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完全正确。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温度诱导,目的基因主要以包含体形式高效表达,经SDS-PAGE鉴定,在相对分子量为18.4KDa,表达量均大于100mg/L,免疫印染显示均能被特异性单克隆抗人IL-18抗体识别。对包涵体进行分离溶解后,对复性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IL-18突变体的复性条件更加宽松,稳定性更好。
(4)通过IFNγ的诱导合成试验,PBMC增殖试验,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等实验,对IL-18及其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检测,了解不同的突变对于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证明先期进行的虚拟筛选结果是基本可靠的,得到活性高于野生株的突变体C38E,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