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入院治疗的重要通道。由于工作性质和环境的特殊性,急诊科护士频繁地暴露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创伤或应激事件中,相比其他群体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冲击,也更容易产生身心健康问题。创伤后应激反应(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PTSS)是急诊科护士经历应激事件后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之一,可导致护士的护理能力降低、护理差错增多、离职意愿增强,影响临床救护质量和安全,因此对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正念减压训练(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能帮助个体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减少对创伤相关刺激的注意力偏向,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但是,急诊科护士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究竟如何,又受哪些因素影响?MBSR是否可以帮助急诊科护士有效应对创伤压力,缓解其创伤后应激反应?目前鲜有相关研究报道。目的:以重庆市急诊科护士为例,了解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现状及特点,分析其与正念、应对方式、情绪耗竭的关系,探讨MBSR对于缓解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支持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1.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事件影响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情绪耗竭量表对重庆市22家医院的57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现状、特点,及其与正念、应对方式、情绪耗竭的关系,为开展MBSR的干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招募了4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1人,对照组(等待干预组)20人。干预组接受连续8周的MBSR干预,对照组接收心理健康促进资讯,在干预结束1个月后,再接受同样8周的MBSR。在干预前(第0周)、干预后(第8周末)以及干预后1个月(第13周),采用事件影响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情绪耗竭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检测MBSR对急诊科护士的效益。数据处理通过Excel、SPSS22.0和AMOS24.0软件完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结果:1.调查对象中IES-R得分高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临界值的有40.3%,处于亚临床水平的有25.0%;三个维度的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闯入反应1.33(0.83,2.00)分、高警觉1.25(0.63,1.88)分和回避反应1.24(0.75,1.87)分。年龄在31~40岁、工作年限11~20年、主管护师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每周夜班频率≧3次的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更高(P<0.05)。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与正念和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409,P<0.001;r=-0.115,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和情绪耗竭呈正相关(r=0.254,P<0.001;r=0.455,P<0.001)。正念是急诊科护士发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保护因素(β=-0.230,P<0.001),消极应对和情绪耗竭是危险因素(β=0.177~0.329,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正念可通过减少消极应对和情绪耗竭进而减轻创伤后应激反应,消极应对可通过影响情绪耗竭间接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2.对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后1个月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正念、创伤后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和情绪耗竭各变量的时间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但正念、创伤后应激反应和情绪耗竭的时间(前测、后测、1个月随访)×分组(干预组、对照组)的交互效应显著[F(2,74)=5.056,P=0.014,ηP=0.120;F(2,74)=7.501,P<0.001,ηP=0.169;F(2,74)=4.874,P=0.020,ηP=0.116]。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正念的分组效应在后测和随访时不显著,但干预组后测和随访的正念水平较前测均有显著提高(前测49.68±10.01,后测59.63±14.30,随访61.89±17.89);(2)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分组效应在后测和随访均显著,干预组的观察水平(后测25.26±13.86,随访22.42±13.33)低于对照组(后测33.70±11.93,随访33.65±11.10);(3)积极应对的分组效应在后测和随访时不显著,两组急诊科护士的积极应对得分在后测和随访较前测均无显著差异(P>0.05);(4)消极应对的分组效应在后测和随访时不显著,干预组后测和随访的消极应对得分较前测虽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前测10.32±3.48,后测8.47±4.39,随访8.11±4.03);(5)情绪耗竭的分组效应在后测和随访时显著,干预组的情绪耗竭水平(后测16.32±10.11,随访14.37±10.39)低于对照组(后测22.85±8.77,随访22.20±9.04)。结论:1.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较高,其中以闯入反应症状最为突出;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受教育程度以及每周夜班频率的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存在差异;低正念、高情绪耗竭水平以及消极应对偏向的急诊科护士更容易产生应激反应;消极应对和情绪耗竭在正念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中起多重中介作用。2.MBSR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正念水平,同时对于缓解其创伤后应激反应和情绪耗竭症状有较好效果,可维持到干预后1个月;MBSR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消极应对偏向,但总体效益不够突出,未来将纳入更多样本量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