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研究PDMP(PEG-PCL-PEG/DDP+MPEG-PCL/PTX)水凝胶复合材料的载药率、包封率、粒径、体外药物释放、体外细胞毒性、水凝胶的温敏特性以及体内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肿瘤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体外实验):首先合成MPEG-PCL聚合物、MPEG-PCL/PTX纳米胶束、PECE水凝胶以及PDMP水凝胶复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MPEG-PCL/PTX纳米胶束的载药率与包封率,以及MPEG-PCL/PTX纳米粒子的体外药物释放,通过Malvern纳米ZS90激光粒径分析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测定MPEG-PCL/PTX纳米粒子的粒径分析与形貌,MTT法测定MPEG-PCL/PTX纳米胶束与空白的MPEG-PCL聚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通过AR2000ex流变仪对PDMP水凝胶复合物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体内实验):将48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为12只),6只用于观察裸鼠的生存期,6只用于免疫组化:(a):生理盐水组(NS组);(b):空白PECE组(PECE组);(c):单纯的PTX(5mg/Kg)+DDP(2mg/Kg)(PTX+DDP组);(d):PECE/DDP+MPEG-PCL/PTX组(PDMP水凝胶复合物组)。所有的药物在第一天通过瘤内注射到肿瘤块里,每隔1天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一次瘤块的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以及观察裸鼠的生存率,并在给药后第10天每个组处死一半的裸鼠,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其Ki-67、MVD(CD31)初步探讨抗肿瘤可能的机制。结果:1、MPEG-PCL/PTX胶束的实际载药率为3.96±0.03%,包封率为99.18±0.65%,证实MPEG-PCL/PTX胶束具有良好的载药率与包封率。2、MPEG-PCL/PTX胶束的平均粒径为20.1mm,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MPEG-PCL/PTX胶束的粒径是单分散的,并且具有非常窄的粒径分布,与粒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3、MPEG-PCL/PTX胶束中的紫杉醇在第14天的时候只有64%从纳米粒子中释放出来,证实其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特性。4、当紫杉醇的浓度高于8ug/mL时,与游离的紫杉醇相比MPEG-PCL/PTX微粒的细胞毒性是相对较低一点(P<0.05),然而,当紫杉醇的浓度低于8ug/mL时,MPEG-PCL/PTX微粒与游离紫杉醇表现出相似的细胞毒性(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MPEG-PCL/PTX微粒的细胞毒性是不断增加的(P<0.05),说明MPEG-PCL/PTX微粒的细胞毒性是具有时间依耐的,并且MPEG-PCL共聚物的毒性相对是较低的,是一种理想的安全的药物传递系统。5、PDMP水凝胶复合物与单纯的PECE水凝胶一样同样具有良好的温敏特性,并且与单纯的PECE水凝胶的温敏特性是一致的。6、与NS组(522.70±50.34)、PECE组(513.33±50.96)、单纯DDP+PTX组(330.54±25.94)相比,PDMP水凝胶组(255.58±25.22)明显的抑制了肿瘤的生长(P<0.05),而单纯的PECE组则没显示出任何的抗肿瘤作用。PDMP水凝胶复合物组裸鼠的中位生存期为53天,与单纯DDP+PTX组(40天)、PECE组(天26天)、NS组(25天)相比是明显延长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7、PDMP水凝胶组Ki-67阳性表达细胞数(21.68±4.53%)的比例明显比单纯DDP+PTX组(40.64±4.37%,P<0.05)、PECE组(87.16±4.97%,P<0.05)、NS组(89.24±3.96%,P<0.05)低,并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单纯DDP+PTX组(1.78±0.47%,P<0.05)、PECE组(4.59±0.59%,P<0.05)、NS组(4.72±0.65%,P<0.05)相比,PDMP水凝胶组肿瘤块中微血管(MVD)面积百分比(0.71±0.31%)明显更少,并且也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1、MPEG-PCL共聚物联合单纯的PECE水凝胶组成的双重载药体系的毒性是相对较低的,是一种理想的安全的药物载体;2、MPEG-PCL/PTX胶束具有良好的载药率与包封率;其粒径是单分散的,具有非常窄的粒径分布,并且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特性;同时MPEG-PCL/PTX微粒的细胞毒性是具有时间依耐的;3、PDMP水凝胶复合物与单纯的PECE水凝胶一样同样具有良好的温敏特性,并且与单纯的PECE水凝胶的温敏特性是一致的。4、与NS组、空白PECE组、单纯DDP+PTX组相比,PDMP水凝胶组明显的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且明显延长了裸鼠的中位生存期;其抗肿瘤作用的优势在于温敏性凝胶与纳米紫杉醇构成的缓释体系实现了对紫杉醇和顺铂的控制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