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自1971年美国对外贸易首次出现逆差以来,美国对外贸易处于逆差的状态就没有改变过,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贸易逆差逐年剧增。进入21世纪,美国贸易逆差不仅没有得到改善,相反还在急剧膨胀。美国国内对自身贸易逆差的形成存在一系列误解和曲解,其中最主要的观点是,认为贸易逆差缘于美元汇率的高估。因此,贸易逆差—度成为美国逼迫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升值的主要理由。1985年美国通过签订《广场协议》要求其主要贸易伙伴国(主要是日本、德国和法国)的货币升值,以缓解其国内不断上升的贸易逆差。然而,历史事实证明,这些国家的货币升值并未对缓解美国贸易逆差带来多大帮助。进入21世纪,中美经贸关系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经贸关系,中美经贸发展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也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美国国内发出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绝于耳。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在强烈的升值预期下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走势,浮动空间不断加大。但是,人民币升值以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依然在不断的扩大。美元汇率的变动没有能够扭转美国贸易赤字的局面,这是否表明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有限的呢?本文首先概述在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相关问题上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观点——“马歇尔—勒纳条件”,同时概括综述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国内外文献对该问题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分歧: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汇率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最后说明汇率是从哪几种途径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为论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收集美国贸易逆差额与美元汇率变动的长期数据,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对美国贸易逆差与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长期回顾,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美元汇率变动并非影响美国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当然要想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论就必须通过计量分析,因此在第二部分我们利用计量软件Eviews5.1,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分析,包括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再次,具体分析了造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一,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大规模、最广泛的国际分工的必然产物;第二,美国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是美国出口萎缩的主要原因;第三,美国国内的高消费低储蓄是造成美国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的另一重要因素。最后,得出结论,美元汇率的变动并不是影响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在减少中美贸易逆差的问题上,中美双方应以发展互利共赢的双边经贸关系为目标,共同努力,相互协调,使中美经贸由不平衡逐渐转向平衡发展。同时,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也应该顺应中国国情,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