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nin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态水是由它在温度,盐度,位势涡度的垂直均一性所表征的一类特殊类型的水团,它的垂直均一性来源冬季的深对流过程。作为海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模态水是影响上层海洋温度层结和环流结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最近人们对于热带和副热带相互作用及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关注,副热带模态水-由于包含副热带海洋表层海气相互作用的长期记忆,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广泛注意。 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关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对Levitus(1994)、XBT、COADS、NCEP等资料的分析,给出了北太平洋副热带三个模态水(西部副热带模态水、中部副热带模态水和东部副热带模态水)的气候态特征及其水平迁移特征,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根据模态水是温跃层通风过程的产物,体现了晚冬混合层特征这一基本思想,集中研究了北太平洋副热带三个模态水形成区晚冬混合层深度与温度的特征和形成机制。本文主要的创新成果如下: 1.采用一维TKE湍动能模式定量地揭示了模态水形成区外部大气强迫场(海表热通量、风应力、蒸发-降水)对晚冬深混合层形成的贡献:海表热通量季节循环的增强或减弱(50%),使得西部和中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晚冬混合层加深或变浅分别超过50%和45%,而对东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晚冬混合层深度的影响不超过5%。同时发现在三个不同模态水形成区冬季海表失热都增加25Wm~2的情况下,中部模态水形成区混合层深度的加深最大(为70m),东部模态水形成区混合层深度的加深最小(10m)。此外,揭示了局地残余的西部模态水是晚冬局地深混合层形成的“预条件”。 2.根据NCEP海洋资料和海气通量资料,采用一个混合层热平衡方程,发现在三个模态水形成海区秋、冬季混合层温度冷却过程中,海表热通量、垂直夹卷效应为主,其相对贡献分别为67%、19%(西部),53%、20%(中部)和65%、30%(东部);在东部模态水形成区,艾克曼平流和地转平流皆是暖平流,而在西部和中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仅有地转平流是暖平流。同时确定了西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冬季混合层温度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中有62%是海表热通量的贡献,32%是地转平流的贡献;而在中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艾克曼平流、地转平流和海表热通量共同作用(相对贡献分别为32%、30%和25%)的结果是冬季混合层温度的年际、年代际异常的主要原因;在东部副热带模态水海表热通量的年际、年代际是导致冬季混合层温度异常的最主要因素(相对贡献达67%)。 3.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在前人提出北太平洋中部40oN左右存在浮力频率低值区的基础上,发现了9一10月在北太平洋中部40oN左右上层海洋(<125m)170“E一160“w之间存在特殊的的浮力频率低值区一层结稳定性的“豁口”,定量计算结果证实了该区正是上层海温冷却的极值区;海表热通量的纬向分布差异决定了该区的东边界,而其西边界的位置是由海表热通量和平流(Ekman流与地转流)共同作用确定;该层结稳定性“豁口”成为冬季模态水形成的“预条件”,是造成北太平洋中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位于170“E一160“W的直接原因。 4,利用国际ARGO观测中心2001年2月、3月在黑潮再循环环流圈投放的浮标资料,结合TRMM观测的海表温度资料和T/P一ERs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海洋涡旋对北太平洋西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气旋式的暖涡(涡中心海平面异常为6Ocm)增强了冬季局地的垂向混合过程,使得混合层及温跃层加深约IOOm,将有助于西部副热带模态水的形成;而气旋式的冷涡的作用刚好相反;1996一1998年西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冬季上混合层较浅与大量的气旋式冷涡出现有关;而1993一1995年则相反。 以上研究结果为定量地确定北太平洋模态水形成率和揭示北太平洋模态水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已有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上升,对海洋浮游植物种群的演变有重要影响。东海近岸海域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是最近几年东海赤潮高发区主要赤潮生物
南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蕴涵着丰富的能量以及各种各样的海洋动力过程,局地风场和潮流产生的内波破碎一般会导致强混合。近岸海洋混合是研究水团物理特征、近岸环流、
张闻天在建国以前的经济建设中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构成其经济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张闻天建国以前有关农业合作经济问题的相关论述,主要从马克思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发展现代化程度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状态和农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条件,所以,加强农业机械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十分重要。本文从楚雄南华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国家铁路系统运输管理体制也在发生变化。如何推进铁路运输产业的政府管制体制改革问题值得深入地思考。  【关键词】铁路运输产业;管制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5-066-01    铁路是个具有多重属性的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铁路和其他经济部门联系密切,对生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要求,分析了西昌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目标定位、优化课程结构、优化实践教学资源等改革措施。
如今,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产业也面临着经济迅猛发展的趋势,全新的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制造产业的发展,并实现智能化发展道路,智能化技术成为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