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非铁磁Ni-Zn、Co-Zn及氧化物纳米线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henjing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阳极氧化铝模板(AAO),采用直流电沉积技术成功制备了系列铁磁/非铁磁Ni-Zn、Co-Zn系列复合纳米线,之后通过后退火技术对合金纳米线在不同温度、不同气氛条件下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合金氧化物纳米线,并对各自产物进行了相关物性研究。本文主体可分为三部分:1.首先,我们在实验室中采用二次氧化方法制备了不同规格的AAO模板。鉴于制备过程中电解液存在的诸多因素,如:成分、浓度、pH值及氧化电压对模板的影响,本文分别采用多种不同电解液,并通过对上述参数的合理调节,制备出了较为理想的AAO模板。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AAO模板表面及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分别在硫酸和草酸电解液中制备的AAO模板孔洞较为规则,而在磷酸溶液中制备的模板孔道则容易分叉;另一方面,同等条件下,磷酸溶液中制备的模板孔径最大,草酸溶液中制备的模板孔径次之,而硫酸溶液中制备的模板孔径最小。2.论文的第二部分,基于前边制得的AAO模板,利用自制电解槽,采用直流电沉积技术,分别在不同电压下制备了NixZn1-x、CoxZn1-x系列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能谱仪(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的结构、组分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流电化学沉积方法,可以实现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的制备;利用各金属元素之间电化学位的不同,通过改变沉积电压可以对合金纳米线中的元素组分比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合金纳米线的微观结构组成结构。在成功合成上述合金纳米线之后,利用多功能物理性能测试系统(PPMS)对纳米线阵列的磁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NixZn1-x、CoxZn1-x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阵列磁性测量结果显示,低电压下沉积的合金纳米线表现出来的磁各向异性较弱,随沉积电压的升高,纳米线中非铁磁性金属锌的含量会逐渐增大,同时纳米线体系表现出较强的磁各向异性。对于NixZn1-x合金纳米线,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是由于在合金共沉积过程中非铁磁性金属的进入,破坏了原有磁性纳米线的完整性,是静磁耦合作用与形状各向异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后者则是由于纳米线中Co2+离子含量变化引起的磁晶各向异性与纳米线形状各向异性共同作用的结果。3.通过对上述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在不同温度、不同气氛条件下进行后期退火处理,并成功制备出铁磁性金属Co掺杂ZnO纳米线,并对CoxZn1-xO进行了形貌及结构的表征,利用PPMS系统对其磁学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所有CoxZn1-xO纳米线样品都表现出室温铁磁效应,我们认为这是由于退火过程引起纳米线中Co原子的重新分布,导致Co2+离子间耦合作用变化引起的。
其他文献
<正>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对我国现行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本文仅就现行宪法修改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一、如何评价我国的现行宪法我国现行
低度真空条件下进行热喷涂的技术(简称低压喷涂)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利用这种新的热喷涂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极低氧含量的涂层,在易氧化材料涂层和生物医学涂层制备
纳米材料的调控合成是纳米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纳米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的基础。本论文围绕Bi属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液相调控合成进行研究,探讨了外加强磁场作用于抗磁性
有序纳米结构金属材料在催化、电池、燃料电池及传感器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溶致液晶模板法是合成这种新型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56形成的溶致
对于公安工作和社会治安及时准确的评估意义重大。其信息渠道越多、评价指标越多 ,就越容易形成主体的、综合的视角 ,越容易使评价或评估更真实、客观。既往最常用的指标都是
随着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聚合物-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单独的有机或无机材料以及宏观的有机/无机
铬酸镧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已经在高温电热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A位掺杂Ca或Sr离子可以系统调整铬酸镧材料的性能(如提
跨国犯罪是严重危害各国和平与安宁,危害各当事国社会秩序的一种罪行,如何预防和惩处跨国犯罪是摆在各国政府和司法机关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对跨国犯罪案件进行联合侦查是国
本文以2003-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进行年报盈余信息披露时存在时机选择。我们将密集披露日、与一季报重叠披露日以及周末时间界定为投资者关注水平低
随着材料工程、应用力学、自动控制和仿生学等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发展,智能复合结构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材料与工程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实现智能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