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具有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观察疗效,并分析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病情及疗效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乳腺癌高危人群提供依据。
方法:对完成三次随访的283例具有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各个危险因素在不同证型中的构成比。以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年龄及各个危险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通过对具有乳腺癌危险因素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及等级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疗效。
结果:
1.283例具有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临床辨证中以肝郁气滞型患者最多,为143例、占50.5%;冲任失调型患者平均年龄为43.26±9.17岁,较肝郁气滞型患者年龄大。
2.在冲任失调型中,具有乳腺癌危险因素初产年龄≥30岁、未哺乳、流产≥3次及绝经年龄≥50岁患者的构成比高于肝郁气滞型和痰瘀互结型,分别为37.7%、40.6%、13.0%、23.2%。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乳房疼痛与患者年龄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即年龄越轻,乳房疼痛越明显。
4.经中医药辨证论治,283例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三次随访时其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P<0.05),临床症状体征总有效率分别为90.81%、89.75%、98.59%;乳房疼痛结块总有效率分别为88.34%、92.23%、95.76%。3个月随访与6个月随访比较,症状体征总积分、乳房疼痛总积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6,P=0.08);而6个月与9个月随访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疗效,3个月随访时肝郁气滞型与痰瘀互结型和冲任失调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33,P=0.004);在6月随访及9月随访时三个证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初潮年龄<13岁、初产年龄≥30岁、未哺乳、人流次数≥3次、绝经年龄≥50岁以及乳腺癌家族史6项危险因素的存在对患者的总体疗效无明显影响。
结论:利用初潮年龄<13岁、初产年龄≥30岁、未哺乳、人流次数≥3次、绝经年龄≥50岁以及乳腺癌家族史6项危险因素筛选乳腺癌高危人群,通过中医药辨证论治,不但能缓解患者的乳房疼痛、结块等症状,而且能改善患者全身伴随症状,对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肝郁气滞型患者最多,而冲任失调型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肝郁气滞型。从临床表现来看,年龄小者疼痛较明显,但治疗时起效较快。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对283例患者的总体疗效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