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实行现代化建设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繁荣,人们生活富裕,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警醒着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的反思中,生态美学应运而生。而随着生态美学的发展,出现了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论争。他们对生态美学的发展持不同的观点,对这些观点和论争的梳理,不仅有助于理清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促进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发展,还可以满足人类生态审美的需要,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实践美学认为生态美学是实践美学的应有之义,实践美学内含生态维度,实践含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具有生态化发展的基础,所以生态美学是对实践美学的完善与发展。生态美学则认为其有自身的哲学根源、研究方法与对象,自成体系,是一种新的美学形态。而实践论生态美学则是将实践论与存在论相结合,在实践论的基础上运用存在论的思维模式完善、发展实践美学,但其实质仍是实践美学的观点。不论是实践美学的观点还是生态美学的观点,还是实践论生态美学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存在不足。生态美学存在“生态中心主义”忽视人的作用、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解释生态审美如何可能和存在论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等问题,因此无法完成对实践美学的超越,承担起完善、拓展实践美学的任务。实践美学虽也有不足,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论,实践美学的完善与发展仍应站在实践论的基础上。所以为了更好地完善、发展实践美学,应首先对实践美学的基本学理进行整理,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实践美学,发现实践美学存在的理论缺陷,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态补充。⑵实践美学围绕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提出了“自然的人化”,并以“积淀说”搭起了物质走向精神的桥梁,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体系。但随着生态文明的到来,其弊端逐渐显现:美学的认识论模式导致主体与客体相分离,从而忽视了自然美的独立性,无法正确认识自然美;“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无法用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点欣赏美,获得生态审美的愉悦感;视“自然的人化”为美的本质,将“美”等同于实践,忽视了美的感性特征和人的主观感受,导致生态审美维度缺失。⑶为了弥补上述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实现实践美学的发展,我们需要用生态美学中的生态意识、生态审美和存在论进行补充与完善,建构一种以马克思实践论为根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论生态美学。将生态意识注入实践美学,以生态审美取代主客二分的审美关系,使人发现生态美,获得谦和、平等、敬畏、敬爱的生态情感,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获得美好的生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