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学综合孔径成像技术的关键是解决共相位问题,子孔径之间相位失调会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工程上一般需要达到光波段1/10波长的调相精度。近年来,随着微流控光学这一新学科的诞生,通过操控液体的细微形变来制备调相器件给单个子孔径调相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采用压电陶瓷制备一种高精度液体调相器,通过与液体调焦器件的组合设计出一套既可以调焦调相又可以对液体调相器进行性能检测的光学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综合孔径成像技术的关键是解决共相位问题,子孔径之间相位失调会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工程上一般需要达到光波段1/10波长的调相精度。近年来,随着微流控光学这一新学科的诞生,通过操控液体的细微形变来制备调相器件给单个子孔径调相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采用压电陶瓷制备一种高精度液体调相器,通过与液体调焦器件的组合设计出一套既可以调焦调相又可以对液体调相器进行性能检测的光学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微流控光学技术为原理设计制备一种高精度的液体调相器,利用光学干涉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液体调相器的高精度检测。第一步选用压电陶瓷作为调相器载体,通过向压电陶瓷腔内注入液体来制备调相器;第二步将液体调相器放置在光学平台中干涉仪的一臂侧,利用CCD记录下液体调相器在不同电压下的干涉条纹图像;第三步将这些干涉条纹图像进行一系列的数字图像处理后得到单个像素的条纹骨架,采用条纹标记法,跟踪不同电压下骨架条纹移动情况并计算骨架条纹的像素移动量;第四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电压与压电陶瓷位移量和像素移动量之间的关系给出液体调相器的调相范围和精度。2、平台在调相的基础上增加调焦功能,利用微流控光学技术和介电润湿效应来实现对平台整体光路的控制。本文使用液体透镜来控制焦距,通过软件驱动液体透镜工作,实现在PC端对平台光路的控制与干涉条纹清晰度的把控。实验结果表明平台的调焦装置可以实现对条纹清晰度的控制,调相装置在0-30V电压下的调相范围为0-3.325π,相位调节精度可以达到1/40波长,并且在电压区间内调相的线性度良好,满足光学综合孔径中单个子孔径的相位调制要求。
其他文献
在我国科技水平持续提高的背景下,智能化技术实现了较好的发展,机械生产制造也对智能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开展机械制造工作时利用传统机电技术难以满足技术创新要求,巧妙地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智能制造中,促使机电技术能够同机械制造进行巧妙地融合,进一步强化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机电一体化与智能制造的概念,然后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归纳了此技术的发展
基片集成波导(SIW)因其低损耗、高Q值、低成本以及易集成的突出优势而被广泛关注。但SIW结构本身存在两排金属化通孔,使其加工工艺变得复杂。而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解决了SIW的痛点。它使用四分之一波长的梳状线代替金属通孔,既简化了加工工艺,又便于与有源电路集成。本文以CSIW为基础,开展对CSIW功分器和滤波器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HMCSIW(半模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发表观点、表达情绪,收集、分析并整理这些带有情感倾向性的文本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商业价值。传统的情感分析主要针对文档或句子进行研究,而方面级情感分析可以针对文本中的某个方面进行细粒度分析,近年来成为情感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充分挖掘文本内语义特征,建立单词之间的联系,是方面级情感分析研究中的主要方法。针对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在精神需求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文创产品有了一定的需求。画像石是我国古代艺术家用刀雕刻在石头上的艺术品,图案精美,雕刻技法高超。吕梁是我国画像石的分布地之一,吕梁画像石博物馆中陈列了许多汉代的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吕梁画像石博物馆在文创品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画像石内容分为了神话传说、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装饰图案类
命名实体识别是一项从文本中将具有特定意义的实体提取出来的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任务。在中文新闻语料中,由于文本实体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以及长句中不同层次的特征未能得到充分整合的问题,使得现有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性能降低。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性能成为目前研究工作的热点。论文针对现有模型无法解决一词多义现象和不能有效捕捉多层特征的问题,提出基于注意力的多
绘画的方向应当归于自己的内心,画面的呈现是艺术创作者内心精神世界,也是个人生活于世的人生经历的总结。笔者以不同环境下的写生体验为基础,认识到图伊曼斯画面所营造的苍白冷淡压抑的气氛能够引发观者的情绪共鸣,多伊格画面中剪影化的人物与不规则的平面图形组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符号,使其拥有着忧郁、冷静的气质。笔者在绘画语言的多样性探索中采用了平面图式的表现方式,将所见图像与心中情感相结合后重新解构,寻求将内心
通过研究亚历克斯·卡茨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学习历程和他接受过的采访等各方面的资料,通过收集和梳理,来探寻其绘画是如何把大脑思维想到的和眼睛看到的事物进行概括、简化到画布上变成和谐的色彩、平面的图案。通过内容上的安排,构图处理和平面化的处理以及鲜艳色彩对比地运用使他的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丰富多彩。亚历克斯·卡茨的作品中融合了抽象主义与现实主义,具象的人物、现实主义的元素,而人物的肤色等又有别于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影像分类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分类模型在高光谱影像分类方面达到了高精度与高效率。然而,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过程中存在特征代表性不强、特征层次单一以及分类决策单一等问题,可能导致分类结果不稳定。鉴于此,本文采用Indian Pines和University of Pavia两个高光谱数据集,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研究,具体包括: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土壤,丰富的情感是种子,生命体验是源泉。没有情感和思考的创作者,形同机器,没有创造力的作品,毫无生气。关于绘画创作和情感表达的关系讨论由来已久,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的情感发挥着唤醒人性、激发创作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以我的孤独情感体验为创作的出发点,直面孤独,包容生命的不完美,成全它的生长,这样的孤独才具有尊重、爱护其他生命的力量。本文首先分析中西绘画作品中表达孤独的方式,从中解析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最重要的药物靶标之一,约占市场上药物靶标的34%。药物研究发现,配体生物活性的准确建模和解释对于筛选和优化配体生物活性至关重要。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效果不佳,需要新的方法,通过精确评估配体生物活性并寻找能够决定配体生物活性的关键亚结构特征,来解决这个问题。先前的大量研究表明,同源的G蛋白偶联受体促进了配体分子生物活性的建模和解释。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GLEM,用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