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干扰素对非小细胞肿癌的治疗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同时也是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根据其病理学特征,可以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rcinoma,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 carcinoma,NSCLC)两种,其中大概25%属于SCLC,而大约有75%左右的肺癌患者属于NSCLC。目前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配合放疗、化疗为主。这种治疗方式有很多弊端,首先手术切除主要针对癌症发生早期比较有效,癌细胞一经扩散手术治疗意义不大;其次以目前对癌症的诊断手段很难在癌症早期就被发现;再次化疗药物和放射线对病人的伤害极大,有很强烈的副作用,除了恶心、呕吐、脱发、乏力以外,更为严重的是放化疗会引起骨髓抑制、肾脏毒性和心脏毒性等,使患者痛不欲生。生物治疗是指通过生物反应修饰剂(BRM)对肿瘤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现在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之后,治疗肿瘤的第四种手段。生物治疗共有四大类,即细胞治疗法、细胞毒素治疗法、基因治疗法和抗体治疗法,常用的生物制剂主要有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与控制,并涉及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它是FDA批准的用于临床治疗的第一个细胞因子。根据基因序列、染色体定位和受体的不同,可以将干扰素分为三种类型:即Ⅰ型、Ⅱ型和Ⅲ型干扰素,其中Ⅰ型最为复杂,包括IFN-α、β、ω、ε、κ、δ、τ、ζ,IFNα最复杂并且应用最广,又可分为IFNα-1a、1b、1c、1d;IFNα-2a、2b、2c等。Ⅱ型干扰素又被称为免疫干扰素,由单基因家族IFN-γ构成。Ⅲ型干扰素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与Ⅰ型干扰素关系密切,称为IFN-λ。研究发现干扰素除了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外,还具有抗肿瘤活性。   本文着重研究一种新型人工重组干扰素----超级干扰素(super interferon alpha,sIFNα)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我们选取了一种人非小型肺腺癌细胞系--A549,在体外(细胞试验)及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水平上检测了超级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⑴用MTT实验和结晶紫染色的方法初步检测了超级干扰素对A549细胞的影响,发现它可以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⑵利用IncuCyte高通量非破坏性活细胞成像系统动态检测了超级干扰素对A549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同时还发现在超级干扰素的作用下,A549细胞的形态发生扁平状变化。⑶通过Hoechst33258染色、流式细胞分析、Western blot以及TUNEL检测等手段未检测到细胞凋亡的特征。⑷细胞衰老SA-β-Gal染色发现,经药物处理后A549细胞显示出衰老的典型特征。⑸通过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发现超级干扰素能有效地抑制瘤体的生长,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在体内诱导细胞衰老的水平。⑹利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发现超级干扰素诱导的细胞衰老可能是由p53-p21信号通路介导的。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超级干扰素可以通过诱导细胞衰老这种比较温和的方式来抑制肿瘤的生长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毒副作用,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可以通过增强病人的免疫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长度。所以,超级干扰素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其他文献
本文从以下几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 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活化YAP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肠道慢性炎症(例如炎性肠病)是一个反复损伤修复的过程,是结肠癌发生的
Lj-RGD3为七鳃鳗口腔腺中发现的RGD毒素蛋白,含有三个RGD模体序列,且与富含组氨酸糖蛋白(HRG)有一定序列同源性。本课题旨在探讨Lj-RGD3类HRG的抑制血管新生功能和抑菌功能。为
珍珠菜属植物是一个药用植物大属,民间应用广泛、植物资源丰富。本文以体外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为指导,从13种珍珠菜属植物中选择了山高粱(Lysimachia clethroid
壳聚糖(Chitosan, CS)是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是一种天然可生物降解的阳离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已经被逐渐应用于人工皮肤、人工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