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孢藻毒素的毒性效应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和水体养分的富集引起淡水和沿海水域蓝藻水华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不断增加,其有毒代谢产物的产生,对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柱孢藻毒素(Cylindrospermopsin,CYN)是一种强效的蓝细菌毒素,在世界各地的水体中都有发现。斑马鱼的许多基因和代谢系统与人类高度相似。以斑马鱼为脊椎动物模型,通过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和机制研究,加深对CYN毒性、环境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造成的健康危害的认识。血管系统是体内物质运输和机体生理调节的重要通道。血管的异常变化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血管发育障碍可引起出生缺陷、疾病甚至胚胎致死。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血管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它们在维持血管壁正常结构、生理功能及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然而,CYN暴露对血管影响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CYN暴露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潜在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本课题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和血管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内、体外暴露实验,探究了CYN对胚胎发育及血管细胞的毒性效应及相关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①CYN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研究
  CYN暴露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了胚胎的存活率、孵化率、体长和眼部面积,引起了胚胎形态异常。高浓度(200和2000nM CYN)引起卵黄囊出血、心脏形态畸形和降低心率。CYN暴露引起血管发育异常,导致总静脉(Common cardinal vein,CCV)生长增加、CCV面积增大、腹径增大,反映了CCV重构的延迟。
  ②CYN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机制研究
  CYN暴露可引起斑马鱼胚胎发生细胞凋亡、诱导氧化应激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CAT、GPx1和SOD1)表达的显著变化,推测CYN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与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有关。CYN可能通过打破ROS产生和抗氧化剂防御之间的平衡而引起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凋亡并最终影响斑马鱼胚胎的发育过程。
  ③CYN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效应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CYN暴露抑制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细胞活性,抑制HUVECs迁移,促进HUVECs凋亡,破坏细胞骨架,增加细胞内ROS水平。CYN暴露显著影响Rho/ROCK信号通路上下游基因(ITGB、Rho、ROCK和MLC-1)的表达。综上,CYN可能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损伤HUVECs细胞骨架,促进HUVECs凋亡,导致血管发育异常。
  ④CY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毒性效应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CYN导致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活力下降和迁移受到抑制,破坏SMCs细胞骨架,引起SMCs细胞面积、周长和直径减小,诱导体内ROS水平上升,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发生,导致SMCs DNA损伤,激活p53网络,导致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和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从而诱导SMCs细胞凋亡。综上,CYN诱导SMCs的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导致p53依赖的凋亡途径。
其他文献
植物表皮毛是特化的表皮细胞,也是植物自我保护的屏障。拟南芥表皮毛通常是单细胞的,有分支的和非分泌型的。拟南芥表皮毛发育受转录因子复合体的控制,此复合体由R2R3MYB、WD40repeat(WDR)和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家族蛋白组成。番茄多细胞表皮毛发育机制和拟南芥单细胞发育机制不同,发育机制尚不明确。生长素作为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控制植物生长的方方面面。生长素喷施番茄秧苗可大幅提高叶片表面Ⅱ型,V型和Ⅵ表皮毛的密度。Aux/IAA蛋白和ARF蛋白在生长素信号转
致病性卵菌能广泛感染植物、动物及人类,严重威胁农林牧渔生产以及人类健康。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最具破坏性的致病性卵菌,由其引发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主要的威胁。目前,对晚疫病的防控主要利用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使其对病原菌的效果降低,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有效、安全及环保的防治方法。雷帕霉素靶标蛋白(TOR)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TOR能响应外部营养、能量和胁迫等信号,调控细胞生长、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水杨酸(S
里氏木霉具有较强纤维素酶合成能力,是目前生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主要菌株。前期预研发现,一定渗透压胁迫能促进里氏木霉细胞内纤维素酶的合成。因此,本课题利用购买的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CICC2626)为出发菌株,构建了聚乙二醇(PEG)介导的渗透压胁迫环境,研究了该胁迫条件对产纤维素酶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转录组学解析酶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揭示渗透压胁迫条件下里氏木霉细胞内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论文主要开展如下研究工作:
  首先,研究了不同氮源和碳源对T.re
活性氧(ROS)在植物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机体正常生长、分化和抵抗生物/非生物胁迫所必需的。活性氧对病原菌的生长、发育、增殖和致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过量的活性氧对机体是有害的。目前,对卵菌如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的致病疫霉中参与响应ROS胁迫的信号级联机制知之甚少。本文通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多组学(转录组、蛋白组和蛋白磷酸化)分析,以致病疫霉T30-4为研究对象,解析H2O2胁迫对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致病疫霉对H2O2胁迫的响应
昆虫病原真菌作为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因其具有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大多数丝状真菌都具有两种产孢方式:正常产孢和微循环产孢,相比于正常产孢,微循环产孢产孢快、产孢量大、孢子大小均一,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在实际应用中,外界条件是不可控的,孢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高温、UV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孢子的活力造成影响,从而限制了其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应用,因此研究调控昆虫病原真菌的产孢、抗逆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对于真菌杀虫剂研制和生物防治害虫作用重大。
  前期研究中发现
近几十年来,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原发性肝癌更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肝癌的治疗方法也日趋完善,但是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机制研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研究原发性肝癌的生物学调控机制,从而获得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的泛素化和去泛素化修饰属于表观遗传学中的翻译后修饰,具有调控细胞信号转导、DNA损伤修复、RNA剪接等功能。而蛋白质的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已经被证明可以通过改变其稳定性、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相关蛋白质的功能,从而调控
真菌杀虫剂是利用虫生真菌来控制有害昆虫的生物制剂,它主要利用了自然界物种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相比于化学农药具有靶标特异性、能在靶标害虫间传播、能杀死地下害虫、不易产生抗性、能持久杀虫、可维持生态平衡和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农林业应用的热点。蝗绿僵菌(Metarhiziumacridum)能专一的感染蝗虫和蚱蜢,由于其寄主范围窄、环保、安全、易于批量生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作为重要生防真菌,其抗逆性、产孢量及致病能力成为研究的重点。
  LsdA(Late sexual developmen
Ovate Family Proteins(OFPs)和Trihelix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关于OFPs和Trihelix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主要集中于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中,而对番茄中OFPs和Trihelix转录因子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依然尚未清楚地阐明。番茄不仅是世界上广为栽培的高营养高经济价值的蔬菜作物,同时也是研究肉质果实发育和成熟的最佳模式植物。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择SlOFP20和SlGT16基因作为本研究目标基因,以转基因技术、定量RT-P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马铃薯枯萎病和干腐病是马铃薯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重要真菌病害,能够导致马铃薯大面积减产和采后损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o)是一种寄主范围十分广泛的土传病原真菌,可引起100多种植物枯萎病的发生。因此,防治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马铃薯枯萎病和干腐病对马铃薯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酚类化合物,调节植物中的多种发
氨基酸类的生物小分子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一种碱性氨基酸组氨酸(L-His)在体液中的异常含量与癫痫,帕金森氏病、组氨酸血症等多种疾病有关。因此开发和建立简便、快速、可靠的组氨酸检测方法对于早期疾病诊断和人类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现有的众多检测方法中,基于纳米材料构建荧光传感器的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响应迅速、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L-His的及时、准确、高灵敏检测。
  因此,本论文采用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Ds、Y-CDs)和金纳米簇(AuNCs)这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