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信息技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已跨入了Web2.0时代,互联网用户从以往单纯的接受信息转变成了参与传播与制造信息,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共享与互动的开放型的新时代,Web2.0的出现给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思考。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作为图书馆资源与用户交互的前沿,图书馆可以利用Web2.0所具有的特点来武装OPAC系统,诸如搜索建议、分类浏览、RSS订阅、检索词纠错等等,便用户对图书馆的检索有更好的体验,获取更有效的信息。本文对OPAC系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网络登录的方法对国内主流的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基本上都是购买开发商的系统,更新慢且需要支付更新费用,等待周期长,代价较大;同时因为软件开发存在版权问题,供应商并不向图书馆开放其核心代码,图书馆有时无法根据自身需要对现有的OPAC系统进行有针对性量身订制。随着Web2.0的成熟,开源(Open Source)软件的兴起打破了一些由于著作权和资金问题造成的壁垒。开源软件与图书馆有共同性质以“信息共享,免费获取”为特点,开源软件的自由可复制,可修改,免费的特性,为OPAC开辟了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基于这种考虑在以实现开源在OPAC中的应用研究,结合对国外流行的开源OPAC系统的调查研究,如何适应本土化以及在国内的使用的有利弊进行分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