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和生理学方法,在室内可控条件下,研究了溶氧水平黄颡鱼生长、呼吸代谢、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测定黄颡鱼的瞬时耗氧率与窒息点;第二部分研究溶氧水平对黄颡鱼稚鱼生长及呼吸代谢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溶氧水平对黄颡鱼生长、能量收支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颡鱼瞬时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在28±0.5℃下,用封闭静水式装置测定了黄颡鱼的瞬时耗氧率和窒息点,其体长(BL)为1.90~11.03 cm,体重(BW)为0.17~22.99 g。结果表明:在该规格范围内,窒息点(Sp)范围为0.33~0.60 mg/L,瞬时耗氧率(IRO2)范围为0.0119~0.2081 mg/g·h。Sp和IRO2随规格增加而降低,二者与BL、BW的幂函数方程分别为:Sp=0.7795BL-3695(R2=0.9619)、Sp=0.4897BW-0.1323(R2=0.9656),IRO2=0.7290BL-0·5709(R2=0.9580)、IRO2=0.3549BW-0.2036(R2=0.9539);IRO2随水中溶解氧(DO)的下降相应地下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可见,黄颡鱼是低窒息点鱼类,其呼吸类型可归属于顺应型。在28±0.5℃循环水环境中设置四种溶氧组,分别为低溶氧组(G1,2.92mg/L)、中低溶氧组(G2,4.71mg/L)、饱和溶氧组(G3,6.77mg/L)、过饱和溶氧组(G4,9.68mg/L),研究初始体重为(1.62±0.02)g的黄颡鱼稚鱼的生长、摄食及呼吸代谢规律。结果显示:G3组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转化效率(FCE)均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试验鱼的耗氧率、排氨率与溶氧水平无正相关性,G3组的耗氧率、排氨率始终显著高于其它三组。摄食后1~4h内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现迅速上升,到达最大值后再缓慢下降,二者均在09:00和21:00出现高峰,G3组的耗氧率高峰值分别为0.345 mg/g·h、0.331 mg/g·h,G3组的排氨率高峰值分别为24.194μg/g·h、17.77μg/g·h。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溶氧条件下,黄颡鱼稚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变化过程具有类似的特征,二者在能量代谢机制上相互关联;在饱和溶氧条件下,黄颡鱼稚鱼生长最快、呼吸代谢最为旺盛。研究了溶氧水平对黄颡鱼生长、饲料利用、氮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溶氧组(DO),分别为低溶氧组(D1,2.28 mg/L)、中低溶氧组(D2,4.04 mg/L)、饱和溶氧组(D3,6.51 mg/L)、过饱和溶氧组(D4,9.11 mg/L),每组3个重复。试验在循环水养殖系统持续8周,试验期间水温28℃。结果表明,当DO上升至6.51mg/L时,特定生长率(SGRw)、摄食率(FR)显著升高(P<0.05);在2.28~9.11mg/L DO范围内,各试验组的FCEd、FCEe、ADCd、ADCe表现出随着DO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D4组与D5组差异不显著(P>0.05);摄食能(C)、生长能(G)在D3组最高,分别为434.39J/g·d、77.89 J/g·d,在D4组又有所下降;呼吸代谢能(R)的变化趋势与C、G相似。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在D3组最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D3组最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血清中SOD、GSH-PX、CAT活性在D3组均显著最高。试验表明,饱和溶氧条件对黄颡鱼的生长代谢、氮代谢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