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海岸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l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岸带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密集、地理位置独特优越,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但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海岸带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压力日益增大,资源衰竭、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从决策源头对人类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将环境因素纳入决策。因此本文选择海岸带战略环境评价为对象,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旨在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海岸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综合运用环境学、生态学、资源学、海洋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政策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了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应用于海岸带发展战略,构建了海岸带战略环境评价的内容框架和方法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在对环境评价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战略环境评价的产生与发展、定义与术语、立法与导则、理论与原则以及方法与实践,总结了其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2)当前对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缺乏科学认识。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战略环境评价的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标准、内容和方法等本质属性,明确提出了战略环境评价应以综合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理论,即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为基础,指导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研究。(3)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及其理论的构成,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战略环境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生态系统管理发源于自然资源管理,其主要理论包含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科学理论。根据生态系统的内在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战略环境评价应遵循的内容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包括及早介入、动态反馈、层次系统、综合全面、自然优先、审慎防备、费用效益和公众参与。(4)根据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内在过程和外在表现,从生态系统管理角度对其本质特征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海岸带发展战略的特征,全面识别了其构成,并对海岸带典型发展战略环境影响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网络社会的理论概念以及网络社会环境下规划公众参与的背景,从既有的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和网络社会两个部分回顾了我国乡村规划参与的研究与实践,认为目前学界普遍将
信息技术在空间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来,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对信息技术支撑智慧空间规划进行了应用和探索,分别从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实施和监测评估等方
基于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技术,利用1980年上海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为底图,选取1987年、1993年、1999年、2010年4个时相的上海市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及目视解译法,探讨1980-2010
本研究从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围绕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目标,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套学位供需预测模型,对厦门市同安区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背景下,“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规划是国土空间统一管理和有效监督实施的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