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80年代以后进入社会急剧变迁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价值冲突十分激烈。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面对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的选择、困惑与问题,如何对初中生开展具有生命力、内涵丰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教师如何对学生形成中的价值观有所把握,实施有效的价值观教育与引导,从而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实现学生真正的发展是目前需要对待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价值观教育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问卷和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对乌鲁木齐市部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学生和教育研究者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现状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实施价值观教育的认识、操作、达成效果三个层面,教师对价值观教育重要性、初中生价值观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时机和途径、方式与方法;教师、学生、教育研究者的反馈与评价等具体内容入手。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对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较为深入,对价值观形成原因的认识趋于一致,对价值观形成影响因素的认识较为明确,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及时进行价值观教育会影响课堂教学,小部分教师选择价值观教育内容目的较为浅层,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大部分思想品德教师认为中考的压力以及学校相应的应试成绩要求是影响课堂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最主要的两个客观因素,其后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调查显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实施价值观教育有一定成效但并不显著。笔者认为存在问题的关键和实质还是教师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深层价值内涵和对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的本质认识没有真正内化,切实落实到实际教学中。针对问题,本文最终提出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主要有:第一,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第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及时进行价值观引导探究;第三,遵循新的价值观教育评价体系;第四,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外部空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