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非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方法。然而,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如CT或内镜超声检查,仅能反映病灶治疗前后解剖形态结构的改变,故在评估治疗疗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8F-FDG PET/CT能够准确反映治疗前后肿瘤细胞代谢活性的改变,故被广泛的应用于非手术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以及放疗结束后的疗效监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放射性食管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放疗后并发症,故通过18F-FDG PET/CT鉴别肿瘤残留、复发和放射性食管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急需探索出一种新型正电子成像探针及分子影像技术用于非手术食管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目的:利用序贯18F-FLT PET/CT显像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早期的疗效评价,探讨其预测价值,并与常规的18F-FDG PET/CT对比。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前瞻性入组并经病理证实,拟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3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治疗开始前(pre)、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开始后四周(interim)、治疗结束后2周(final),共3个时间点分别行18F-FLT PET/CT显像,次日行18F-FDG PET/CT显像。测量3次18F-FLT PET/CT和18F-FDG PET/CT图像中肿瘤的SUVmax,记录为SUVmax1、SUVmax2、SUVmax3。采用阈值法(40%SUVmax勾画第1、2次18F-FLT PET/CT及18F-FDG PET/CT图像中的大体肿瘤体积(GTVFLT-PET或GTVFDG-PET)。不同采集时间点SUV(max/GTV的变化率记为△SUV/△GTV。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FS),局部区域控制(LRC)及总生存(OS)。分析PET参数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18F-FLT PET/CT中,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发现第2次扫描中SUVmax的变化率(△SUV12)对预测2年无进展生存(2-y PFS)及局部区域控制(2-y LRC)显示出了最大的曲线下面积(AUC:PFS=0.812,LRC=0.775;最优阈值为60%,P=0.008),优于第1次和第3次18FLT PET/CT扫描中的相关参数。将第1、2次扫描间SUVmax降低(△SUV12)≥60%的患者定义为阴性组,△SUV12<60%定义为阳性组。通过Log-rank检验发现阴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及局部区域控制率均显著优于阳性组(PFS:70.6%vs.35.2%,P=0.025;LRC:84.2%vs 52.9,P=0.046)。此外,我们还注意到阴性组患者的食管气管瘘发生率要显著低于比阳性组的患者(26.7%vs.5.3%,P<0.01)。而在18F-FDG PET/CT中,则是发现第3次扫描中SUVmax的变化率(△SUV13)对预测2年无进展生存(2-y PFS)及局部区域控制(2-y LRC)显示出了最大的曲线下面积(AUC:PFS=0.812,LRC=0.807;最优阈值为75%,P=0.029),优于第1次和第2次18F-FDG PET/CT扫描中的相关参数。第1、3次扫描间SUVmax降低(△SUV13)≥75%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SUV13<75%患者的预后(PFS:73.3%vs.36.8%,P=0.022;LRC:86.7%vs 52.6,P=0.029)。不论是在18F-FLT PET/CT还是在18F-FDG PET/CT中,这种差异在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中最为显著。结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放疗或放化疗开始后4周的第2次18F-FLT PET/CT显像对预测患者2年的无进展生存(2-y PFS)及局部区域控制(2-y LRC)有较高可行性。与18F-FDG PET/CT比较,18F-FLT PET/CT能表现出更早的生物代谢反应和更大的显像剂摄取变化率,能早期评价食管癌放化疗生物学响应和预测疗效。通过治疗期间的18F-FLT PET/CT检查,有望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放疗所导致的食管气管瘘,有助于实现食道癌患者的个体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