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腰椎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术式,但均有明显不足。前者易致术后腰痛持续存在和椎间盘突出复发,后者加速邻近节段的退变,增加“邻椎病”的产生风险。后路椎弓根动态固定技术理论上可稳定病变节段、维持椎间隙高度、保留节段部分运动功能,有可能成为比其他传统术式更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技术。目的:1.评价髓核摘除联合Dynesys和Isobar两种动态固定系统与单纯髓核摘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2.评价Dynesys和Isobar动态固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术相比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1.时间:2009年05月-2011年05月。研究对象:获得24月随访记录并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髓核摘除联合Dynesys动态固定(A组);髓核摘除联合Isobar动态固定(B组);单纯髓核摘除术(C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①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②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影像学评价指标:①椎间隙高度比(intervertebral spaceratio,ISR):椎间隙高度(前+后)/椎体前缘高度/2;②手术节段运动幅度(range of motion,ROM’);③术后椎间盘Modic改变。随访方式:门诊、信件及电话随访。比较方式:每组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间段对比,各组间同一时间段对比。2.时间:2009年05月-2011年05月。研究对象:获得24月随访记录并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髓核摘除联合Dynesys动态固定(A组);髓核摘除联合Isobar动态固定(B组);腰椎融合术(D组)。评价指标:①固定节段头侧第一、第二邻近节段活动度(ROMⅠ、ROMⅡ);②固定节段头侧第一、第二邻近节段Woodend分级;③固定节段头侧第一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ISR’)。随访方式:门诊摄片或者邮寄X片。比较方式:组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间段对比,各组间同一时间段对比。结果:1. A组2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7±3.25月,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28岁;B组获随访21例,随访时间28.45±3.59月,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38岁;C组获随访54例,随访时间26.5±4.35月,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3.35岁。三组VAS及ODI评分术后随访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24月,A、B组VAS评分小于C组(p<0.05);术后1月、3月、24月,A、B组ODI评分均小于C组(p<0.05)。术后24月,B组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无差异,A组较术前有14.6%的下降(p<0.05),C组较术前有33.1%的下降(p<0.01)。术后24月,C组手术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A、B组固定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有一定降低(p<0.05),其中Dynesys较Isoabr能更多地保留固定节段的活动度(p<0.01)。术后24月,C组术后椎间盘出现Modic改变的例数较A、B组显著增加(p<0.01)。2. A、B组一般情况同第一部分。D组共获随访22例,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7岁,随访时间27.05±5.37个月。术后24月,三组头侧第一、第二邻近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增加,其中D组增加幅度显著(p<0.01), A、B组术后24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月,三组头侧第一邻近节段Woodend分级较术前均有增加,其中D组增加幅度显著(p<0.01),A、B组术后24月与术前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侧第二邻近节段Woodend分级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月,三组头侧第一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髓核摘除联合Dynesys和Isobar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髓核摘除术相比具有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2. Dynesys和Isobar两种动态固定系统均能良好地维持术后椎间隙高度;3.两种动态固定系统既能实现固定节段的稳定也能保留节段运动功能,其中Dynesys较Isobar在运动范围的保留方面效果更好;4.腰椎动态固定系统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小于腰椎融合术,但仍存在加速邻近节段退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