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芳醚腈微孔泡沫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泡沫材料在当今装备的轻量化、功能化制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及工业化应用的塑料泡沫产品仍然集中在通用塑料上。基于传统发泡方式获得的通用泡沫材料因其泡孔尺寸较大,导致产品力学强度、韧性和耐疲劳性大幅度下降,难以满足苛刻条件下的使用需求。因此,制备高抗冲、耐高温、低吸湿、耐腐蚀和耐辐射等高性能泡沫塑料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核心。特种工程塑料,因其优异的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等特征而受到广泛关注,是制备高性能泡沫的理想基材。但是,常见的特种工程塑料由于加工温度高、溶解性差等缺点导致能够与其加工性相匹配的发泡方式极为有限。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技术的出现为特种工程塑料泡沫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加工方法。超临界微孔发泡法可以让聚合物基体内部产生大量微米级均匀泡孔,既能有效降低聚合物密度,又能获得强韧化的微孔泡沫材料,为高性能高分子微孔泡沫材料的制备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文以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腈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加工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法,制备了不同泡孔形貌的聚芳醚腈泡沫材料,研究了聚芳醚腈的分子结构及发泡工艺对聚芳醚腈泡沫泡孔形貌的影响。同时,结合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机理,系统研究了不同异相成核点如相界面、功能纳米填料等对聚芳醚腈泡沫泡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1)探索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法制备聚芳醚腈泡沫的工艺。通过控制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发泡温度、发泡时间等发泡工艺条件,研究不同发泡条件对聚芳醚腈泡沫泡孔形貌的影响。通过聚芳醚腈玻璃化转变温度确定最佳发泡温度区间,实现聚芳醚腈泡孔形貌和泡沫密度的调控。聚芳醚腈结构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吸附量存在着直接关系,因此还探索了不同分子结构聚芳醚腈对聚芳醚腈泡沫泡孔形貌的影响,并通过对发泡条件的调节,实现聚芳醚腈泡孔尺寸的调控。(2)在研究聚芳醚腈发泡工艺和发泡机理的基础上,选择两种不同结构的聚芳醚腈,制备聚芳醚腈合金泡沫。发泡过程中由两相的相界面来提供异相成核点,在相同发泡条件下,与两种不同结构聚芳醚腈泡沫相比,聚芳醚腈合金泡沫的泡孔结构更均匀,泡孔尺寸更小。泡孔尺寸均匀的聚芳醚腈合金泡沫的介电常数可以降到2.0,且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3)引入不同维度的纳米填料来提供聚芳醚腈纳米复合泡沫制备过程中的异相成核点,制备不同泡孔结构的聚芳醚腈纳米复合泡沫。并且研究不同维度纳米填料对聚芳醚腈纳米复合泡沫的泡孔形貌及泡沫性能的影响。引入零维的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Si O2)得到的PEN/Si O2泡沫具有双峰泡孔结构,含有5.0 wt%Si O2的PEN/Si O2泡沫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降低到1.71和0.0047。引入一维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和二维的石墨烯片(Graphene nanoplates,GNP)得到的PEN/CNT和PEN/GNP纳米复合泡沫具有不同的泡孔形貌,由两种聚芳醚腈纳米复合薄膜多层热压得到的多层聚芳醚腈纳米复合薄膜,发泡后的多层聚芳醚腈纳米复合泡沫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电磁屏蔽效能达到30 d B,多层聚芳醚腈复合泡沫的比屏蔽效能优于多层聚芳醚腈复合薄膜。同时,为了得到超低介电常数的含氟聚芳醚腈(FPEN)泡沫,设计得到玫瑰花状泡孔结构FPEN/C60纳米复合泡沫,FPEN/C60泡沫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降至1.45和0.002。(4)通过改变超临界二氧化碳吸附时间来控制聚芳醚腈样品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吸附量,在非饱和吸附状态下制备得到皮-芯结构的部分发泡的聚芳醚腈泡沫。这种结构的泡沫既能降低材料密度,而且不明显损失强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当超临界气体吸附时间低于饱和时间时样品不能达到饱和吸附状态,未吸附超临界气体的部分样品不能形成泡孔,从而得到皮-芯结构的聚芳醚腈泡沫。结果显示,吸附时间为4 h的聚芳醚腈泡沫,由于泡沫和实心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皮-芯结构PEN泡沫具有很优异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达到190 k J/m2,得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和轻质的PEN泡沫。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陆地生态系统净CO2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 of CO2,NEE)是陆地总初级生产力(GPP)与生态系统呼吸(RE)的差值,表现为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在大气CO2含量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明确陆地生态系统NEE的总量、空间格局以及未来的变化规律至关重要。然而,NEE空间变异机理尚不清楚,导致模型模拟和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目前大多数模型基于植被功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简称糖网,目前已经成为了成年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主要的综合症之一。本文针对糖尿病诱发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图像,开展了病变检测和病变评估等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眼底图像采集过程中的亮度不一致、光照不均匀、对比度较低及存在反光等各类成像质量问题及对后续检测不利因素,开展了
心脏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自动分割与量化算法能够自动绘制心脏解剖结构的轮廓,并能精确测量心脏功能的量化参数,实现心血管疾病的精准分析,从而提高医生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准确性与效率,因此成为当前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心脏MRI图像分割算法在自动化程度、计算效率和鲁棒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医院对大规模心脏MRI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基于全卷
棉田氮过度使用和低下的氮素效率,是新疆灰漠土棉田提质增效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棉杆炭化还田替代直接还田已成为可行方式,以生物炭为载体改善根系构型、提高作物氮素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思路。然而,减氮配施生物炭条件下水分损失和温度变化的研究仍存在异议;减氮配施生物炭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其作用下促进根系发育进而提高棉花氮素同化效率的机理未阐明,所以不能准确评估氮配施生物炭在
学位
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是我国秦岭巴山地区最重要的针叶林害虫之一,主要入侵危害健康华山松,严重影响秦岭巴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华山松大小蠹集中分布于秦岭巴山林区海拔1,600~2,150 m的中山地带,完成生活史需要经历漫长寒冷的冬季,而华山松大小蠹进化形成的适应冬季寒冷的机制,保障了华山松大小蠹种群繁衍和持续发生。本研究以华山松大小蠹越冬期间适应低温寒冷的机
基因渗入作为物种之间通过杂交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的一种方式,其与已经存在的变异(standing variation)和从头突变(de novo mutation)都是动植物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通过基因渗入引入的遗传变异可能影响表型,有利于动植物在驯化和迁徙的过程中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也被称为适应性渗入。适应性渗入可以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共同作用下频率迅速升高并被保留,影响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