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平潭藤牌操文化为研究对象,立足体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从“文化整体论”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质性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挖掘藤牌操文化的特征、演变历程、文化传承和时代价值,探讨藤牌操文化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促进藤牌操文化保护、续存、传承及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对藤牌操的宽视域、多维度和理论深度的统合研究。研究范式基于田野考察,并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实践和资料来源,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研究,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第一,藤牌操随着历史的变迁,其存在意义与存在形式也不断发生转变。萌芽时期,藤牌操作为一种军事活动,为抵御外敌,保卫百姓服务;初步发展时期,为强身健体,民众开始学习藤牌操,随着藤牌操在民间流传地域、人数范围的扩大,人们开始将其加入宗教祭祀活动中,敬神请愿,祈求幸福安康;曲折发展时期,中国社会经历文革时期,藤牌操文化受到重创,藤牌操技艺濒临失传;全面发展时期,藤牌操由体育类项目向文化类方面转移,它更多代表一种抗倭精神的传承,从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逐步转变成为舞台表演项目。第二,藤牌操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一种对过去的旧体裁原原本本的再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渐进与重构,外在的传统形式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文化的变迁而发生改变。第三,藤牌操现已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政府的保护与支持,进入较好的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获得政府的更多的经济支持,并筹集一定的资金。第四,藤牌操文化背后有关抗倭的传奇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第五,藤牌操的传承与发展现存在内、外部两种困境。内部困境包括:1.当地群众重视程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2.表演道具过于笨重,学员体力不支;3.内容形式单一,文化内涵缺失;4.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缺乏,传承较为消极;5.缺乏藤牌操传承相匹配的传承环境。外部困境主要来自:1.活动经费不足,资金渠道单一;2.村落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传承人老龄化,专业人才缺乏;3.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4.宗教文化兼容的冲击5.现代文化元素的冲击;6.时代审美的变更。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促进平潭藤牌操传承发展与推广的建议:1.寻求政府支持,加大扶持力度;2.大力推广藤牌操文化进校园、进部队等系列活动的开展;3.加强理论体系研究,改善道具与操法,实现时代元素的大融合;4.保护文化传承人,加强后备人才储备建设;5.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增加文化认同感;6.推行义务汇演,活动与爱心事业相结合;7.推出文化品牌,走国际文化路线;8.与现代新兴媒体相结合,拓宽宣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