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常见的危重病,其治疗困难,预后差,死亡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容量复苏是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目的是改善血流动力学、逆转器官功能损害。此时应该评估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明确患者对补液治疗的耐受性,明确患者是否可以通过补液增加有效循环血量而改善组织灌注。本研究拟结合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 test,PLRT),评价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变化(velocity time integral variation,ΔVTI)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3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先后进行PLR和容量负荷试验(VE),分别在PLR前(基线)、PLR期间和VE后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VTI)及每搏量(SV)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输出量(CO)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根据对容量负荷试验的反应(以VE后SV增加≥15%定义为有容量反应性)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变化(△VTI)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1.在3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VE后有反应组16例(47%),无反应组18例(53%)。两组患者在整个研究期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反应组在PLR和VE后CVP、CO、VTI及SV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均P<0.05),但此四项指标在PLR和VE后两两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反应组在PLR和VE后SV和CVP较基线时明显升高(P<0.05),但SV和CVP在PLR后和VE后两两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LR和VE后的CO、VTI与基线比较虽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VE和PLR诱导的ΔCVP在两组不同反应性患者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E和PLR引起的△SV存在正相关,Person相关系数为0.630,p=0.000;PLR引起的△SV和△VTI亦存在正相关性,Person相关系数为0.946,p=0.000。3.PLR诱导的△SV、△VTI和△CVP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0.064﹝95%可信区间(CI)为0.741~0.992,P=0.000﹞、0.872±0.061﹝95%CI为0.752~0.992,P=0.000﹞和0.306±0.091﹝95%CI为0.127~0.485,P=0.053﹞,当△VTI为14.74%时诊断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3.3%。结论1.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容量复苏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并不能准确指导液体治疗。2.被动抬腿试验可替代容量负荷试验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3.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变化(△VTI)在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