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附着点炎是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A)的特征性改变。目前临床检查对外周附着点炎的检出率不等,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外周附着点炎方面的作用逐渐被重视。本研究通过对SpA患者行超声检查,比较超声与临床检查在发现SpA附着点病变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SpA患者,分别对其耻骨联合、双侧胸锁关节及下肢附着点(股四头肌腱、髌腱起点、髌腱止点、跟腱、跖底筋膜)进行临床检查及超声检查,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检验比较二者在发现附着点方面的异同。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将附着点分为临床症状组及无临床症状组,比较两组超声结果的差异。结果:(1)共纳入36例SpA患者,平均年龄(22.0±5.49)岁,病程(4.68±4.00)年。(2)466处附着点中超声发现156处(33.48%)附着点病变,与临床检查45处(9.66%)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其中髌腱止点(75%)、耻骨联合(64.71%)及跟腱(51.34%)最常受累。在下肢附着点中,滑囊炎(64%)为最常见的病变。(3)临床附着点病变组与无临床附着点病变组相比,超声显示肌腱厚度改变(P=0.007)和骨侵蚀(P=0.000)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附着点各病变中对临床症状有预测作用的是肌腱厚度改变(P=0.022)与骨侵蚀(P=0.000)。结论:(1)同临床检查相比,超声可发现更多的附着点病变。除跟腱止点外,超声显示髌腱止点、耻骨联合、胸锁关节受累并不少见。(2)超声显示的肌腱厚度改变、骨侵蚀对局部附着点临床症状的出现有预测作用。超声可作为临床检查的必要补充,以对附着点病变行较全面评估。背景及目的:现行研究主要通过半定量分析对附着点超声结果进行评价,格拉斯哥超声附着点评分系统(GUESS)是应用较普遍评分系统之一,但目前尚缺乏其诊断实用性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比SpA组与健康对照(HC)组附着点的超声影像学差异,探讨GUESS及能量多普勒血流评分(PDS)对脊柱关节炎(SpA)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来自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病房的SpA患者,以同时期医护人员为HC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下肢主要附着点(股四头肌腱、髌腱起点、髌腱止点、跟腱、跖底筋膜)的超声检查,记录各部位的肌腱厚度、滑囊炎、骨侵蚀、附着点骨赘及多普勒血流情况,计算GUESS评分,并根据GUESS及多普勒血流评分(PDS)计算超声总体评分(TGS)。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超声的诊断效能。结果:(1)共纳入60例SpA患者和24例健康志愿者, SpA组男性52例(72.2%),年龄(22.0±4.9)岁,病程(4.3±4.3)年。HC组男性20例(83.3%),年龄(28.7±5.0)岁。(2) SpA组GUESS评分为(4.75±2.8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08±1.41)分(P<0.01)。SpA组TGS为(5.58±3.6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08±1.41)分(P<0.001)。应用GUES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P<0.05),以3.5分作为诊断SpA最佳分界点,诊断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91.7%。加入PDS对GUESS进行改良形成TGS,此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P<0.05),诊断灵敏度70.0%,特异度为91.7%。(3) TGS与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具有相关性(r=0.273,P=0.035),与人口学参数及BASDAI,晨僵时间,ESR,CRP等反映病情活动的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附着点部位超声检查对外周SpA有潜在的诊断价值。附着点异常的血流信号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超声评分与反应疾病活动情况的BASDAI,ESR,CRP,晨僵时间等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对BASDAI,ESR,CRP等指标正常的患者,尤其是同时合并外周受累的患者,仍应警惕病情活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