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Whole body vibration,WBV)训练对1~3岁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痉挛状态、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1、病例选择: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住院的1~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共184例,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和全身振动训练组,完成24周康复治疗和随访的患儿共150例,包括常规训练组75例(n=75)和全身振动训练组75例(n=75)。2、治疗方法:常规训练组给予24周的运动疗法、石蜡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全身振动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给予24周的全身振动训练。3、疗效评定:在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采用改良Tardieu量表(Modified Tardieu Scale,MTS)、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ms,sEMG)被动状态数值对患儿下肢痉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进行评价。4、不良反应的观察:全身振动训练期间及训练后,观察患儿有无哭闹、不适、眩晕、下肢红肿等不良反应,并做记录。结果:1、基线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性别、月龄、GMFCS分级、MTS评分、MTS踝关节角度R1、R2、sEMG被动状态数值、GMFM-88评分、BB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痉挛程度:两组患儿MTS评分、MTS踝关节角度R1、R2、sEMG被动状态数值在治疗12周、治疗24周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全身振动训练组腘绳肌与踝跖屈肌的MTS评分和sEMG被动状态数值、MTS踝关节角度R1、R2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优于常规训练组(P<0.05)。而内收肌的MTS分级评分和sEMG被动状态数值在各时间点与常规训练组无显著差异(P>0.05)。3、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两组患儿GMFM-88、BBS评分在治疗12周、治疗24周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全身振动训练组BBS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优于常规训练组(P<0.05)。GMFM-88评分在治疗12周与常规训练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24周显著优于常规训练组(P<0.05)。4、不良反应全身振动训练期间及训练后个别患儿出现短暂哭闹,但在患儿家长安抚下迅速停止。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不适感、眩晕、下肢红肿等不良反应。结论:1、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全身振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更好的提高1~3岁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缓解其腘绳肌与踝跖屈肌的痉挛程度。2、全身振动训练应用于1~3岁痉挛型脑瘫儿童安全可靠,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