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了城市,形成了“民工潮”。农民工的出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为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一直偏低,存在各种问题。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还要从他们自身下手,根据具体情况找到问题所在。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农民工收入所取得的许多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农民工尤其是农民工收入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学术界关于农民工群体本身收入状况的研究很少,即使有个别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也仅局限于简单描述,缺乏对农民工进行具体的特征分类以及对他们收入状态的研究。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农民工收入问题进行了的细化研究。结合义堂镇实际情况,本研究分别从人口学特征和从事行业特征将农民工进行了特征组的分类,将农民工划分为体力型农民工、技术型农民工服务型农民工和个体型农民工。本文分别从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培训状况、工作年限、换工作次数、工作时间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不同特征组农民工收入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体力型农民工所从事的是典型的体力劳动。他们的收入水平在所有特征组当中是较低的。体力型农民工收入似乎与年龄、性别、学历、培训情况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深层次的研究发现,真正影响体力型农民工的收入的是工作本身的难度和其危险性,以及农民工自身工作效率和工作稳定性。从事那些工作难度大、危险性大,工作强度高的工作,其收入越高。从短期看,体力型农民工工作越稳定,收入越高;农民工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效率越高,其收入就越高;从长期看,体力型农民工换工作越多,收入越高。
技术型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需要一定技术能力,他们的收入比体力型农民工高。研究发现,真J下影响技术型农民工的收入的因素是工作本身对体力的需求情况和对时间的占用情况,以及技术型农民工自身的技术掌握状况和工作稳定性。从事那些对体力需求大、对时间占用多的工作,其收入越高。从短期看,技术型农民工工作越稳定,收入越高;但从农民工职业生涯来看,农民工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变动才能达到收入的最佳状态。农民工技术越娴熟,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效率越高,其收入就越高。
服务型农民工的收入是特征组农民工当中最低的。服务型农民工收入差距不大,但还是受到年龄、性别、学历、培训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年轻、女性的收入相对较高。工作越稳定,其收入越高,但适当的更换工作也有助于提高收入。那些每周工作时间越多的工作,其收入也越高。
个体型农民工收入要比体力型、技术型和服务性农民工的收入高出很多。其收入一般包含工资性收入和盈利性收入。当地个体型农民工一般经营的规模不大。他们很少雇佣工人,主要依靠自己或家庭成员劳动。个体型农民工收入与其工作经验、人脉关系、资金状况等因素有关。那些能增加其工作经验、人脉关系和资金状况的因素就能增加个体型农民工的收入。工作时间与个体型农民工收入呈正比关系。每周工作天数越多,每天工作小时数越多,其月均收入就越高。
通过对当地不同特征组农民工收入调查研究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不仅要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还要凸显培训的作用,大力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第二,大力发展个体型经济。政府部门对个体经济不仅要通过减税或免税等方式,减轻其负担,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促进其长远发展,还要对农村民营企业进行必要的经营引导。第三,强化制度建设,防止两极分化。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利用再分配手段,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加大对农民工继续教育投资,提高其技能和业务素质,从而提高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