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微波消融是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多项肝癌治疗指南中,微波和射频消融一样,被推荐为肝癌根治性疗法。对于早期肝癌,微波消融能够取得与外科手术切除相类似的疗效,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6(0.7–11.8)%,消融相关的死亡率为0.23(0.1–0.58)%。虽然肝癌微波消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但却会对患者生存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消融术后并发肝脓肿的患者,常因治疗不佳而引起死亡,故而需要对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防及早期治疗干预。目前关于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严重并发症研究报道不多,且样本量较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同时因在研究设计、入选标准及人口特质等方面的差异性,不同研究报道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有效的可比性。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明确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微波消融术后肝脓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为提高肝癌微波消融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为进一步优化肝癌微波消融程序提供指导。研究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门诊以及科室保留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本单位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病例,记录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分析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然后通过构建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肝癌微波消融术后肝脓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相应指标预测肝脓肿发生的价值。结果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7403例患者(12558人次消融)纳入研究,肝癌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3%(96/7403),微波消融相关死亡率为0.07%(5/7403);2、严重并发症中有34例(0.46%)为肝脓肿,20例(0.27%)为胸腔积液,15例(0.2%)为胆道损伤,6例(0.08%)为出血,肝功能衰竭、邻近器官损伤、腹壁肿瘤种植等其他严重并发症较为少见;3、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最常发生于消融术后24小时至1月内,肝脓肿患者细菌主要来源于胃肠道;4、肿瘤类型及微波消融治疗年份可能是影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2和0.003);5、糖尿病和胆道手术史是微波消融术后肝脓肿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6.3[95%CI(1.1-35.8),P=0.037]及19.0[95%CI(1.5-237.9),P=0.022];6、术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肝脓肿发生的预测指标,OR=1.3,95%CI(1.0,1.6),P=0.019;7、ROC曲线法分析表明,当术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取最佳临界值75.4时,AUC=0.8,95%CI(0.7145-0.8869),特异度为60.29%,敏感度为88.2%。按照术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临界值分组,两组间肝脓肿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值=21.653,P<0.001)。结论1、肝癌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不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癌局部消融治疗方法;2、肝脓肿是最常见的术后严重并发症,其次为胸腔积液,胆道损伤、术后出血、临近脏器损伤、脉管栓塞、肿瘤播散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在微波消融术后较为少见;3、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于微波消融术后24h至1月,故而对于进行微波消融的患者而言,长期观察不能忽略,但需要重点密切随访术后1月内是否有严重并发症发生;4、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和操作者的经验、肿瘤类型有关,通过适当的措施可以有效规避部分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5、糖尿病和胆道手术病史是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发生肝脓肿的危险因素;6、术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肝癌微波消融术后肝脓肿发生的风险;7、对于术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过临界值75.4的患者,需要适当延长住院观察时间,及时进行辅助检查以求早期诊断,并尽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