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蛋白质含量QTL qGPC--10的图位克隆与功能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Oryza sativaL.)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但稻米品质却普遍偏低,与国外优质籼粳品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人们围绕稻米品质的遗传解析和改良开展了许多研究,特别是稻米淀粉品质的研究。稻米胚乳中的蛋白质是仅次于淀粉的第二大贮藏物质,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与组成严重影响着稻米品质,特别是营养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然而,蛋白质含量是一个典型的数量性状,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相对缓慢,严重制约了水稻品质改良的进展。因此,解析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调控机制、克隆控制蛋白质含量的主效基因,对于水稻品质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不同类型水稻种质的稻米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稻米蛋白质在种质资源中的遗传变异及引起变异的主要因子;同时利用一套由籼粳交组合衍生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CSSL)在多环境下进行稻米蛋白质含量QTL定位;进一步对鉴定到的主效QTL qGPC-10进行了图位克隆与功能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水稻籽粒蛋白质遗传变异与分布
  不同环境下402份种质资源稻米蛋白质含量的调查表明,稻米蛋白质含量在自然群体中表现为广泛的连续变异,呈单峰正态分布,极差约为8%左右。年际间群体的平均蛋白质含量相差近2%,说明环境条件对蛋白质含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粳型亚种内存在更多的低蛋白质含量品种,而籼型亚种则拥有更多的高蛋白质含量品种,籼稻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粳稻品种,表明籼粳亚种间稻米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分化。对103份具有相似生育期和株高的籼粳品种的四种贮藏蛋白含量分析表明,谷蛋白含量在群体中的变异可解释总蛋白含量变异的73.9%,表明谷蛋白含量是籼粳亚种稻米蛋白质含量差异的主要因子。
  2.稻米蛋白质含量QTLqGPC-10精细定位
  由于稻米蛋白质含量极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为进一步探明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调控机制,在5个环境下测定了粳稻Sasanishiki和籼稻Habataki杂交衍生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CSSL)及两亲本的稻米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亲本间稻米蛋白质含量差异明显,籼稻品种Habataki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粳稻Sasanishiki,CSSL群体中稻米蛋白质含量呈连续广泛分布,表明稻米蛋白质含量为典型的数量性状。QTL定位结果表明,在5个环境中共鉴定到13个QTL位点,其中qGPC-1和qGPC-10在5个环境中均能重复检测。该结果表明qGPC-1和qGPC-10可能对环境不敏感,是造成该群体中稻米蛋白质含量差异的关键位点。进一步利用CSSL SL431与亲本Sasanishiki杂交配置的高世代群体,将qGPC-10精细定位在第10号染色体约35Kb范围内,该区段内共有4个ORFs。比较4个ORFs在NILs间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表明,只有LOC_Os10g26060在NILs的胚乳中表达量呈极显著差异(P=0.0003)。
  3.稻米蛋白质含量QTLqGPC-10克隆与功能研究
  基因敲除和互补试验表明,LOC_Os10g26060为qGPC-10的候选基因,编码一个谷蛋白前体蛋白OsGluA2。RT-PCR分析表明,OsGluA2在胚乳中特异表达,且籼型等位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粳型。基因测序结果表明,OsGluA2在自然群体中存在5种单倍型,其中类型1的表达量与谷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4种类型。融合表达试验表明位于OsGluA2启动子区的一个SNP(-1100)与其转录表达水平相关,可将OsGluA2的等位基因分为低表达(OsGluA2LET)和高表达(OsGluA2HET)两种等位基因类型。群体遗传和进化分析表明,OsGluA2在水稻驯化过程中未受到人工选择,且主要分布于粳稻中的OsGluA2LET起源于野生稻。NIL及转基因材料的稻米贮藏物质及淀粉理化特性分析表明,OsGluA2是稻米蛋白质含量的正调节因子,其表达量越高,谷蛋白的含量越高,沉积谷蛋白的蛋白体Ⅱ体积越大。此外,该基因同时还影响稻米淀粉相关品质的表达及稻米中各类氨基酸含量,对稻米品质具有多重影响。
其他文献
盐分是限制全球水稻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长期的盐胁迫会引起水稻植株慢性离子毒害和水分渗透失衡,并导致死亡。水稻是全球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研究水稻在不同胁迫水平下耐盐性的遗传机制将有助于水稻抗逆育种。本研究,我们调查了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LYP9)的亲本93-11和Pei-ai64s(PA64s)衍生的132个重组自交系(RIL)的耐盐性。进行了盐胁迫下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和全基
学位
在中国南方稻区,冬季种植绿肥是改善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养分吸收的有效措施。研究不同绿肥品种(种类)对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力在稻田绿肥应用中有重要意义。传统上,南方稻田冬绿肥主要采用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对其他绿肥种类关注不多,加之近年来绿肥品种也取得了不少创新,了解不同种类绿肥及新绿肥品种的养分利用能力十分必要。本文选取南方稻区三个典型地点(广西南宁、湖南祁阳、四川南充)
学位
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作为一种常见的基因组变异类型,是基因演化的一种重要推动力,也影响着基因的表达丰度。植物中已发现多例拷贝数变异与重要的农艺性状相关联,暗示着基因拷贝数变异可能是作物育种研究的新方向。目前,有关基因拷贝数变异对表达的影响及其演化规律的系统描述,在植物中还不多见。本研究首先基于93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高深度重测序数据,开发了一个检测高可信度拷贝数变异位点的综合流程和严格的筛选条件,为水稻
学位
盐胁迫是影响棉花幼苗生长、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长期人工选择和驯化,导致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因此更多的科学家试投通过遗传重组将野生棉种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品种中,以拓宽栽培棉种的遗传基础。本研究旨在挖掘和分析四倍体野生种达尔文氏棉耐盐的基因源。实验材料是达尔文氏棉07(AD507),利用陆地棉品种中棉所12(CCRI12)为参照材料。在研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基因家族的功能和表达
棉花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棉花新品种是育种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棉花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其分子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四倍体陆地棉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研究棉花雄性核不育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便利条件。miRNA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重要转录后调控小分子,已经
学位
株高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决定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理想株型和产量。鉴定挖掘并有效利用矮秆新资源,深入研究调控引起水稻矮秆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加快水稻高产育种进程,为分子设计育种改良水稻株型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以水稻组培过程产生的小粒矮秆突变体small grain and dwarf 2(sgd2)为研究材料,对sgd2的表型进行了鉴定,通过图位克隆分离到一个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SGD2,并
学位
MADS box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TaVrn1是控制小麦春化的关键因子,而MADS box TF一般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发挥作用。为了进一步揭示TaVrn1调控小麦春化开花的分子机制,我们前期完成了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并鉴定到了一个与TaVrn1互作的MADS box家族TF TaVrt2。TaVrt2是拟南芥开花抑制因子SVP的同源基因,但TaVrt2
学位
了解玉米的驯化过程、研究驯化相关性状对基因挖掘和育种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爆裂玉米是最古老的玉米栽培品种,与其他品种相比较,爆裂玉米基因组序列表现出更大的遗传变异。爆裂性与玉米驯化过程密切相关,对爆裂相关性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玉米的遗传变异,为玉米的起源和驯化历程提供有用信息。目前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双亲衍生群体,利用SSR标记对爆裂玉米的具体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本研究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利用Ei
学位
棉花是世界上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气候条件的变化对棉花的可持续生产构成了重大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威胁。干旱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植物的耐旱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尽管人们对干旱胁迫的遗传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键的调控基因还没有被鉴定到。前人已经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寻找候选基因,但在不同棉花种质资源中利用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还存在空白。在本研
学位
棉花是一种世界上主要的纤维作物。纺织工业对纤维日益增长的需求,迫使人们进行育种以提高产量。利用F1杂种优势是育种者的主要目标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力。但是,关于杂交如何在棉花中形成高产的遗传基础尚未明确。  本项目在中国6个不同环境下对11个陆地棉自交系亲本及其30个种内杂交种F1进行了测试。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基因型间的均数比较表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