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由国家法律确定,被广泛接受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融资产。货币的表现形式大致经历着从实物货币到贵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的几个阶段。脱离金银贵金属货币后,独立行使货币职能的纸币出现,标志着货币进入信用货币时代。电子货币是在现代金融领域背景下,随着科学与通讯技术高度发展,信用货币不断演进的产物。除了作为货币基本职能等重要作用,它本身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电子货币能够克服传统货币(如纸币)在时空上的局限,在安全性方面的局限,更便捷、更高效的进行价值转移和支付。与此同时,对它的内涵和影响作用也是见仁见智。本文通过以“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的影响”这一范围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
作为最新的货币演变形式,其电子货币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目前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相对缓慢,同时,围绕电子货币的相关研究也还有限,因此,更迫切的需要通过丰富电子货币的相关理论研究,通过更多的相关工作者对电子货币领域的内容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为电子货币更好的在我国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分析研究,能够尝试归纳分析电子货币的内涵及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探讨未来电子货币代替现金进行货币流通的可能性。本文期望通过比较深入比较全面理论分析与探讨后,能够为指导电子货币的实践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篇文章从对电子货币的内涵界定为切入点,概括了电子货币的特点,揭示其本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电子货币的影响奠定基础。在理清电子货币的本质和内涵后,文章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文章进而理论结合实际探讨了电子货币对通货的替代可能性。同时,文章概括介绍了电子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即电子货币的各种风险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对电子货币的监管经验和监管思路,提出我国进行电子货币监管的若干建议。
具体的说,文章将从五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作用”的研究分析。
第一章是对电子货币内涵的界定,通过简要的概括归纳国内外电子货币的发展状况,归纳国内外学者对电子货币的不同定义和理解,从而比较得出本文对电子货币的内涵、本质及特征进行界定:电子货币是一种储值或者预付的价值,它以通讯信息及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储值设备或电子数据信息流为载体,在销售点终端、储值设备或者开放的互联网络上进行价值储存或转移的一种支付方式。
第二章与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其中,在第二章笔者将理论结合实际的辩证分析方法从理论角度来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的各因素的影响。分析角度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发行的影响;第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理论的影响;第三,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的结果表明:1,电子货币发行主题多元化趋势有可能促进货币的竞争发行,从而削弱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权。电子货币的打破了中央银行体系的发行垄断,这使得电子货币发行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央银行的控制,货币供应内生性增强。货币的发行将更多的由经济活动内部及市场需要所决定。2,电子货币的出现后,从货币供给方面而言由于电子货币本身所具有的高流动性使得原有的货币各层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同时,不仅需要重新考虑和划分货币的层次,还需要考虑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决定因素的影响程度。从需求方面而言,电子货币的出现对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电子货币的使用不再受到时间、地域的制约,各种需求动机的界限开始变得更为模糊,投资结构的变动性也增强。3,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包括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理论与实践工作中,不得不重新考虑和思量,注重电子货币产生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第三章,在前文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笔者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来探讨电子货币对现金替代的可能性,憧憬未来无现金社会的到来。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货币功能分析入手,分析了货币的五大基本职能与电子货币的相应关系,揭示电子货币理论上将是信用货币的符号化和电子化,本质上和纸币是一致的,存在替代的条件和可能。其次,结合新货币经济学的一些核心观点和内牛性货币供给理论的分析,揭示电子货币的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趋势。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电子货币与纸币进行了比较优势分析,得出电子货币在实际社会交易过程中的优势,从节省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验证了电子货币未来对现金替代的可能性。同时,本文通过我国居民流通中现金支付的各项数据分析后指出,流通中现金支付占GDP的比率逐年下降,而电子支付的比重却在不断扩大。因此,可以预期,电子货币有条件有可能迎来代替纸币的美好时刻。
本文的第四章,笔者借鉴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关于电子货币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概括归纳,综述一下电子货币可能面临的诸多风险。本文将电子货币的风险归纳为三大类:金融风险、运营风险和技术风险。
第五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电子货币的监管思路和经验,提出一些适用于我国电子货币监管方面的问题和建议,以“实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为指导,使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电子货币及其功用,更深入的理解电子货币本质及其影响,更全面的利用和监管电子货币,使电子货币能够做到诞生于民,用之于民,为人民服务。
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电子货币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电子货币替代现金的可行性进行探索性的比较分析。作为一名实际工作者,研究电子货币,就是为了了解未来电子货币的发展趋势,了解它对社会经济生活,对人们生活习惯将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好的驾驭和使用它。因此,通过研究和了解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来预测电子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这是这篇文章的创新点和写作的主旨。
本文的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也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规范分析为主,同时辅以实证分析,使分析更加深入,论证更加有力。同时,本文还通过借鉴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从而探讨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和需求理论的影响。
当然,笔者的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还十分有限,尽管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但是,实证分析的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也还有更深层次的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