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无手术指征晚期肺癌的重要方法,尽管近年来的化疗药物层出不穷,但有效率仍不尽如人意,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模式十分必要。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一类新型抗肿瘤效应细胞,能在体外被诱导并大量增殖,与以往报告的一些抗肿瘤效应细胞相比,CIK细胞杀瘤活性更强、杀瘤谱更广。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相比,它可以在没有损伤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可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为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提供新的途径。生物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正成为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CIK细胞可在体外可以大量扩增、对肿瘤细胞直接杀伤作用以及能调节宿主免疫功能等优势,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本研究通过对CIK细胞联合TP方案化疗与单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有效率、毒副作用,并采用肺癌特异性量表QLQ-LC13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  方法: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3例(TP方案+CIK细胞免疫治疗)与对照组25例(TP方案化疗),评价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采用肺癌特异性量表QLQ-LC13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研究组有效率(39.1%)高于对照组(36.0%、P>0.05);LC13肺癌特异量表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别。  结论:CIK细胞回输安全、副作用小,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望成为治疗的安全、有效候选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生儿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γC161T多态性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的影响。方法: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入住桂林医学院附属
原作 郑俊甫 赏析:汪克谦  丹丹老师是光明小学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她是去年才从师专毕业的,因为教课方法灵活,模式新颖,她很快就开始独当一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特征及2年随访结果。  方法:将339例早发冠心病患者(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