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是土地科学、城乡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对象。空间聚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特征。空间集聚作为经济社会空间格局演进的基本驱动力,能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促进创新与加快增长。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存在哪些特征?受哪些影响因素?如何进行集聚优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振兴将加速农村居民点自身的空间集聚。当下,贫困山区多从交通道路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易脱离农业生产体系。空间上极度分散的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该如何集聚,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用以指导当前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渝东南国家级贫困县——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彭水县”)为研究区域,以县域为主要研究尺度,以村域为辅助研究尺度进行对照研究,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基本研究单元,从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影响空间集聚的因素及空间集聚如何优化3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小。海拔越高,距县城越远,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越小。数量上59.34%、面积上44.7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小于1000 m~2。每个村民小组约有1处10户农户左右的农村居民点斑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形态规则。数量上77.03%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斑块的分形维数小于1.1。海拔越高,农村居民点斑块越小,形状越简单。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空间集聚程度低。海拔越高,距县城越远、集聚程度越低。农村居民点地理集中度小,且海拔越高,地理集中度越小、空间越分散。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地形具有空间一致性。2.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研究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强。数量上52.69%、面积上52.7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海拔400~800 m之间。数量上43.17%、面积上46.65%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坡度6~15°之间。坡向集聚差异不显著。数量上48.77%、面积上49.56%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集聚在距水源1000 m的区域内,但仍有约3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水源2000 m以外的区域。数量上99.48%、面积上99.5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距耕地100 m的区域内。经济社会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弱。数量上49.99%、面积上52.2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距道路1000 m的区域内,但仍有约25%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道路2000 m以外的区域。在距离城镇4000 m之外的区域,彭水县仍有约5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城镇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弱。各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存在差异。地形(高程、坡度)、道路、水源、耕地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作用较强;城镇、坡向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作用较弱;空间集聚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耕地、海拔、道路(水源)、坡度、场镇、坡向,其中耕地的空间集聚作用最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在县、乡(镇)、村3级尺度均存在较显著空间相关性。在不同带宽(200 m、500 m、1000 m、1500 m、2000 m),农村居民点、耕地斑块面积均呈现较显著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随着距离带宽增加,农村居民点正自相关性逐渐减小,而耕地斑块面积在空间上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由负变正、逐渐增大。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相伴相生。3.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贫困山区耕地质量呈现较显著的空间集聚性。虽耕地质量空间变异对尺度较为敏感,但耕地质量的集聚性随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强,即尺度越大、空间自相关性越强,耕地质量空间变异越小。村域尺度耕地、农村居民点面积加权核密度空间分布高度一致。规划案例也显示农村居民点集聚与耕地集中区域吻合。综上所述,耕地直接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地质地貌主导下的耕地空间集聚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奠定稳定的参考依据。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逻辑框架:以地质地貌为根本基础、以现状耕地为实施基础进行农村居民点集聚优化选址,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区域土地利用调整与优化,实现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贫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能直接改善贫困山区人居环境、提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效率。贫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也将促使农村居民点集聚点附近其他宜耕地调整为耕地,采用土地整理工程使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改善,提升农业规模效益。空间集聚也将使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斑块调整为林地,减少对以林地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人为扰动。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能全面提高贫困山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