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以来,作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病原已有二十余年历史了。2006年中国大陆以及邻国越南的养猪业遭遇了高致病性PRRSV (Highly Pathogenic PRRSV,即Nsp2基因存在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缺失的毒株)的严重侵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对抗HP-PRRSV的感染,中国兽医界开展了各类防治HP-PRRSV的疫苗研究。本实验室也针对此开展了PRRSV弱毒苗的研制工作。为了评估本实验室分离的HP-PRRSV GD株的致弱效果,将HP-PRRSV GD株及其致弱株GDr180株分别接种30头40日龄的SPF仔猪,从接种前1周开始密切观察各组动物的体温变化及临床表现,于接种后第3、7、14、21、28和35天分别剖杀各组猪只,观察其剖检病理变化,采取心、肝、脾、肺、肾、气管、扁桃体、颌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卵巢/睾丸、十二指肠、膀胱、肌肉和脑组织及肺灌洗液共17种样品,一式两份,一份组织样品使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抗原定量检测,另一份组织用以制备病理切片后进行HE染色以观察光镜下显微病理变化,同时使用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抗原的动态分布。结果显示,接种后临床观察GD组猪只体温明显升高,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和皮肤发红,及神经症状等;GDr180组与对照组的仔猪均体温正常且精神状态良好。其次,GD组仔猪3-21dpi剖检病理变化显著,肺脏表面大面积出血、淤血,尖叶与心叶出现实变,颌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与出血,被膜下有灰红色或灰白色大理石样外观,脾脏前段边缘有暗红色梗死灶,心脏、肾脏表面、气管黏膜及膀胱内黏膜有针尖样出血点,脑组织出现轻度出血以及淤血,而在28dpi和35dpi,只有肺脏、颌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表现出轻度肿大,其他组织器官无明显变化;GDr180组仅在7dpi有一头仔猪的肺脏轻度水肿,其它时间段各猪只的组织器官均无明显异常;对照组仔猪剖检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最后,光镜下显微病理变化显示,GD组表现出典型的间质性肺炎与非化脓性脑炎,淋巴结中淋巴滤泡较多,多量含铁血黄色沉着,伴有不同程度的单核细胞浸润,脾脏白髓淋巴细胞明显坏死减少,气管和十二指肠的粘膜上皮都出现脱落,脑组织表现胶质细胞增生,肌肉纤维呈弯曲变性状态;而GDr180组仅在7dpi有一头仔猪的肺脏表现轻度的巨噬细胞与间质增生,其它时间段各猪只的组织器官均结构正常无病理变化;对照组的各组织样品都显示结构正常。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GD组各组织样品中的阳性细胞与病毒载量在3-35dpi的试验周期内明显高于GDr180组,比较明显的差异都出现在7~14dpi,两组的组织样品中的阳性细胞数量与病毒载量几乎都在7dpi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都表现为逐渐的降低或持续维持较低的阳性细胞数量或病毒载量水平。GD株在SPF仔猪体内各组织样品广泛分布且持续存在时间较长,GDr180株在仔猪体内分布相对较少且增殖速度较慢,并在试验后期呈现极低水平的持续存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GD株与GDr180株在仔猪体内都是主要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与巨噬细胞,对照组的组织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无阳性细胞存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无PRRSV核酸存在于各组织样品中。综上所述,HP-PRRSV GD株接种SPF仔猪后引发了典型的HP-PRRSV病理特征,致弱毒株GDr180株接种SPF仔猪之后,未引起体温升高等临床病理表现,再者,免疫组化染色与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结果均显示该弱毒株在仔猪体内的各组织器官中的病毒载量有明显降低,最后,剖检观察及光镜下的显微病理观察均表示该弱毒株未对仔猪造成显著病理损伤,由此验证了该弱毒株的致病性已明显减弱,可作为HP-PRRSV弱毒疫苗以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