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校学风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倦怠,引起学习倦怠的原因很多,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客观因为通过主观对学生本人产生影响。高校学风问题,因为生源的不同而体现为不同的形式。独立学院学风问题一直是值得全社会关心的问题,笔者从研究者干预学习倦怠者的可操作性出发,文章主要论点均是基于一名高校辅导员的角度,着重于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并且以浙江某独立学院为例。
关于“倦怠”的最早描述是1961年,Greene在小说《A Burn-Out Case》中,描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早期对于倦怠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工作领域。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out)的概念来自于工作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
近几年来,学习倦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心理学界学者的重视,但总体来说,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学习倦怠研究则更少,并且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是借鉴工作倦怠来定义和研究学习倦怠的问题。
根据对A高校(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调查,以及以A高校Y专业为例进行的干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较其他普通高校要严重,处于中等偏重的程度。
(2)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3)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倦怠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总分上,不同专业大类别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专业大类别在行为不当方面无显著差异。
(4)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不同、平时表现不同(旷课情况)、获得的奖学金量不同均在学习倦怠的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学习成绩、奖学会获得量与学习倦怠得分成反比;平时旷课数量与学习倦怠得分成正比。
(5)对学习倦怠的学生进行干预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与学生相关的全体人员进行共同努力,也就是全员育人,而且干预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从源头防止学生出现学习倦怠,而不是事后补救。
对学习倦怠的干预要立足长远,循序渐进;应充分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干预;结合当前的社会大背景并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进行校本研究,事先要设计好针对性强的专项干预计划;在干预中要巧妙运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会如何对学生的“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习倦怠的学生重新恢复自信,热爱学习。
在对学习倦怠的学生进干预时,要特别重视行为跟进,并通过实际行动帮助提高其意志力和自控力,关键是从行为上督促:并强调分析内控点和外控点在人的归因中的作用;在具体的行动中,通过延迟满足的教育,让被干预者认识到先苦后甜;运用个性化的指导,每干预一次要让学生做出口头改正的承诺;同时,教师自身的调整也很重要,特别是要学会倾听,分小步骤进行干预,不断坚持和反复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