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综合分析性激素及神经递质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为有效防治产后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选择的标准,采用人工检索和系统检索方法,收集有关性激素及神经递质与产后抑郁症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1、对南北方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对比采用单因素分析;2、对国内1994~2004年发表的有关性激素及神经递质与产后抑郁症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采用meta分析。结果1、被选用病例对照研究文献9篇,其中产后1周观察人数为1648人,产后抑郁症发病人数为217人;产后6周观察人数为685人,发病人数为110人。2、产后1周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3.17%,95%CI(0.11,0.15),合并P值=0.1749;产后6周发病率为16.6%,95%CI(0.14,0.18),合并P值=0.1872。3、南方地区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5.63%,95%CI(0.14,0.17),合并P值=0.0874;北方地区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7.66%,95%CI(0.05,0.08),合并P值=0.0252。南北方产后抑郁症发病率X~2检验,P<0.005。4、由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得到产后1周雌激素合并效应量为-150.8,95%CI为-150.64~-150.87;产后1周与产前雌激素差值合并效应量为162.18,95%CI为160.43~163.93;产后6周与产前雌激素差值合并效应量为112.38,95%CI为92.27~132.49;产后1周孕激素合并效应量2.61,95%CI为2.27~2.99;产后1周与产前孕激素差值合并效应量为-3.9,95%CI为-4.17~-3.63;产后1周孤啡肽合并效应量为14.86,95%CI为12.72~16.70;产后1周多巴胺合并效应量为-1.23,95%CI为-1.29~-1.17。由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得到产后1周5-羟色胺合并效应量为-0.36,95%CI为-0.49~-0.23;产后1周去甲肾上腺素合并效应量为-12.88,95%CI为-12.99~-12.21。结论1、产后1周抑郁症发病率为13.17%,产后6周发病率为16.6%。2、南方地区产后抑郁症发病率较北方高,P<0.005。3、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过快、与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有关,与血中孤啡肽水平高有关。4、监测产妇血中的雌激素、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孤啡肽浓度变化有助于产后抑郁症的诊断。5、产后抑郁症病人可采用补充雌激素,应用5-羟色胺、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激动剂及孤啡肽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6、产科医护人员及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应对产后抑郁症予以高度重视,及早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