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不同畸形程度非胫后肌腱失能性平足进行分组,并采取不同治疗策略,分析比较对不同治疗策略在各组平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科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非胫后肌腱失能性平足患者,共计62例78足。病例分为3组:(1)第一组单纯做距下关节制动,患者后足外翻角<10°,距舟覆盖角<20°。(2)第二组距下关节制动加截骨,患者后足外翻角>10°,伴或不伴距舟覆盖角>20°。(3)第三组患者行跟骨双截骨或跟骨双截骨加距下关节制动术,后足外翻角>15°,距舟覆盖角>20°,伴或不伴侧位片第一跖距角>20°。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后足外翻角、距舟覆盖角、侧位第一跖距角、距骨倾斜角等的变化,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第一组患者共计27例(38足)。平均随访时间为40.8个月(31-65个月),平均术前后足外翻角为(9.2°±4.7°),术后为(2.3°±3.7°),距舟覆盖角由术前的(18.9°±11.3°)减小为术后的(8.9°±6.5°),侧位第一跖距角由术前的(-18.2°±7.3°)减小为术后的(-7.9°±3.1°),距骨倾斜角由术前的(37.9°±4.5°)减小为术后的(27.2°±5.1°),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81.5±7.8)分提高到术后的(97.5±4.6)分,以上差异均由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第二组患者共计20例(24足),平均随访时间33.9±6.9个月(28-48个月),平均的后足外翻角术前为(14.9°±4.2°),术后的后足外翻角为(2.3°±1.7°),距舟覆盖角术前为(30.5°±9.4°),术后为(9.8°±4.8°),侧位第一跖距角术前为(-22.1°±7.9°),术后为(-6.2°±4.7°),距骨倾斜角术前为(36.1°±4.4°),术后为(27.3°±4.9°),跟骨倾斜角术前为(14.4°±4.0°),术后为(19.0°±4.3°),AOFAS评分从术前的(66.8±24.1)分上升到术后的(96.5±3.4)分。P值均小于0.05。第三组患者共计15例16足,平均随访时间(32.5±15.7)个月(19-58)个月,平均的后足外翻角术前为(16.5°±4.1°),术后为(2.9°±1.6°),距舟覆盖角术前平均为(24.9°±8.5°),术后为(6.5°±3.6°),侧位第一跖距角术前为(-18.1°±5.5°),术后为(-4.9°±4.4°),平均的距骨倾斜角术前术后分别为(36.4°±4.7°)以及(24.0°±5.6°),AOFAS评分从术前的(68.9±12.3)分上升到术后的(94.6±3.9)分。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于后足外翻角<10°,距舟覆盖角<20°的非胫后肌腱失能性平足患者,距下关节制动术能起到良好的疗效。对于后足外翻角>10°,伴有或不伴有距舟覆盖角>20°的患者,需要在距下关节制动术的基础上,结合单截骨术才有有效纠正平足畸形。对于后足外翻角>15°,距舟覆盖角>20°,同时伴或不伴侧位片第一跖距角>20°,则跟骨双截骨或跟骨双截骨的基础上加距下关节制动术,对于中后足力线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不同畸形程度的非胫后肌腱失能性平足,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采取不同的分级治疗策略,才能有效解决恢复足部正常的力线,让平足不同平面的畸形得到彻底的矫正,消除减轻患者症状,避免平足畸形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