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败现代性寓言:伪满洲国文学的城市书写(1932-1945)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peip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伪满洲国文学的城市书写(1932-1945)为研究对象,尝试提出“挫败现代性寓言”概念,把它作为考察杂多文本的贯穿视角,亦作为一个总体主题来处理,去审视相关城市书写打断或逸出现代性寓言(一种故事-世界-存在方式的现代性构序)的方式。在殖民地文学语境下,“挫败现代性寓言”有其具体指向,即消解或偏离日本殖民者强加东北城市的一种现代性的积极形式(active form)——殖民者妄图通过这一形式规定,使城市乌托邦(未来之城、机遇之城、“王道乐土”等)生成出来。而对它的挫败本身无疑具有解殖性意义。围绕“挫败现代性寓言”的论题,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挫败现代性寓言”界说,阐述这一核心概念的基本意涵、政治意义及其历史根据。首先,阐明概念基本意涵,“挫败现代性寓言”指打断、偏离、消解或溢出/逸出现代性的寓言化构序(ordering)。它是观察本文研究对象的方法视角:建立沟通文本与历史的通道,审视相关城市书写挫败现代性寓言的方式。其次,揭示概念内蕴的政治意义:一是干扰“治安”(police)逻辑;二是在殖民社会历史语境下内涉着“解殖性”意义。最后,说明概念的历史根据,它开启于如下特定历史内容:伪满洲国城市现代性的展陈与受挫。第二章考察伪满洲国文学所揭呈的“分裂的城市图景”。首先,阐明何谓“分裂的城市”,即城市社会分裂及其空间表现形式。此外,通过讨论弗朗茨·法农对殖民城市分裂形态的论述,在殖民主义批判语境中重新理解这一概念,作为后面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历史出发点。其次,分析伪满洲国文学中的分裂的街道形象,包括“分岔的城市道路”、“街道上的排斥与冲突”以及“黑暗的狭街图景”。通过描绘分裂的街道形象,作家们向读者指认“统一”、“均匀”、“共享”及“协和”的空间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分割点与区隔线,展示了贫富之间的社会距离如何转化为空间隔离。最后,审视相关作品中的城市“地下”世界,指明它是贫民窟想象中的“黑暗的心”。作家们以平行空间对照、“在之中”(being-in)的反讽来刻画“地下”世界形象,进一步凸显城市空间的隔离与极化。第三章探讨相关作品中的“矛盾的气味景观”。伪满洲国作家不只是城市空间中的视觉旅行者,也是嗅觉漫游者、“嗅觉侦探”。惟其如此,其城市书写能够触及城市中非理性、边缘化、不可见、错位与漏洞的部分。首先,“城市味”在表征城市现代性的同时,亦表明气味的失控,这正是挫败现代性“纯净之梦”的体现。其次,“摩登”香气在凸显都市氛围、表征现代秩序的同时,又时常与错位、肉体、性欲、道德放纵相联系。因此,“摩登味”有着吊诡的面向:既表明秩序,又带来失控;既是气味的驯服,又是理性的受挫;既抑制身体气味,又激发肉体气味;既背叛自然本性,又张扬动物激情。最后,这些作品还向我们揭示出气味的区隔与压迫:气味在“卫生”与“不卫生”之间创建等级区隔;城市空间所消除的异味并非全然消失,而是将一部分转移它处,由城市/现代性的他者来承受。第四章以爵青小说《哈尔滨》为考察对象,探讨其揭示的“眩晕的都市”。《哈尔滨》的城市书写具有混合性与矛盾性:它是对殖民城市现实的一次“屏/蔽”,意即在对它形成一次“屏显”(显影)的同时,亦构成一次“遮蔽”。一方面,因受文化控制,揭示都市危机来源与真实矛盾关系的都市图绘在小说中处于(部分)隐没状态,与“新满洲”修辞形成无意间共谋,或有利于“满洲国”现代性想象的展陈。另一方面,小说层层展开的多重“都市眩晕”亦嘲弄着“王道乐土”的秩序承诺,消解着“满洲国”现代性神话。现代性寓言(有机叙事)的逻辑在“瘫痪”的人物身上注定瘫痪,在人物行动危机中注定陷入危机。第五章分析相关作品中的“废都与末日想象”。当“现代性的追求”主宰一切的时候,伪满家体验到的却是“现代性的陷落”。他们的城市写中展现了各层次的颓废病相:既有上城区浮华生活的颓废,亦有破败地下世界中的颓废。惟其如此,他们带来了“新的废墟”的苍凉的启示:拒绝“预言”新世界的到来,新的世界只是新的废墟。这是现代/殖民都市之蛮荒化的写照。他们笔下末世废都的毁灭图景,并非“王道乐土”的例外,而是一种必然的常规。虽然他们不能如茅盾一样把握到历史的枢纽,从而探明都市重生的可能路径,却也一再暴露出这片“乐土”之内的常规性危机。第六章讨论相关城市书写中的鬼怪元素。在本文论述语境中,“鬼怪”是“鬼”(ghost/specter)与“怪”(monster)的合称,两者有着重叠又差异的理论脉络。本部分依循“鬼”“怪”论述,论证相关作品中城市的“鬼怪性”。在伪满洲国作家的城市想象中,既有鬼魂出没、幽灵入侵,亦有怪物失控、怪兽凶猛。城市中的鬼怪性元素无处不在,既指示城市正义的缺席,亦反映人们面对城市时内心深层的恐惧与焦虑。首先,伪满洲国文学中的城市是一座“闹鬼城市”,而“鬼魂”是城市他者的隐喻,“闹鬼”则是他者的“闹鬼”:以鬼魂/幽灵形式(隐匿性、可怖性与入侵性)出没的城市他者,打断城市现实生活“常态”,威胁城市日常秩序。其次,相关作品中的城市是“怪物城市”,即在整体形象与结构形式上具有“怪物性”——缝合、拼凑与杂糅的畸形特征。最后,相关作品中的城市具有表征现代性暴力的“现代怪兽性”,不只吞噬城市居民,亦侵蚀乡土世界,给其带来无尽动荡的历史命运。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从理论层面上考察关联理论隐喻观,并采用实验语用学的研究范式检验基于关联理论隐喻观提出的理论假设,辨析其内在的理论争议,探究其背后的成因。本文首先批判性地回顾了古典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以及功能语言学中对于隐喻的研究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关联理论隐喻观的发展及内部存在的争议。概括地讲,关联理论隐喻观是对Grice经典语用学理论批判性的发展,强调概念和命题表征在隐
学位
在建筑总能耗中空调能耗占比最大,高效制冷机房的建设是有效解决空调运行能耗大、促进建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空调系统运行阶段实施减碳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扬州某光伏企业的空调机房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工况下对其运行状况进行了实测;并利用TRNSYS软件建立该空调机房仿真模型用于优化研究。针对空调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种局部优化的控制方式:一是对冷冻水系统采用定
学位
“对句”是汉语极具民族性的表达方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源于汉语汉字的特征和中国古代先民的思维方式。早在先秦诗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自然地运用对句的表达,魏晋以来,赋中出现了散文化的对句语言,骈文崇尚偶俪,律诗要求对仗,律诗在唐代的成熟遂将对句艺术推至极致。宋元以后,属对蒙学兴起,对句写作教学受到重视。明清以降,楹联创作兴盛,对句艺术更贴近百姓生活。观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时期的小说作品,对句艺术多有
学位
习近平同志及其他共产党人在把握世界大势发展规律和汲取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领域展现了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传承性和当代实践性,彰显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学理基础。
期刊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饮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亟待改善。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可减少能量的摄入,促进多余代谢产物的排出。虽然膳食纤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行业,但存在口感和质地粗糙等问题,而抗性淀粉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抗性淀粉又称为难消化淀粉、抗酶解淀粉,是一种在人体小肠中不能被酶解,在人体大肠通过发酵产生多种短链脂
期刊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作为一名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和社会形态剧烈变革的现代英国人,对于现代化过程给英国社会带来的种种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切的体验,并通过自己的小说创作对其进行了深刻、广泛、富于历史哲学内涵的书写。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史表明,人们始终将沃认定为一位怀有深厚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往往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创造性地发掘生活中具有艺术价值同时又发
学位
“银发网红”形象类型大致分成情感维系的家庭互动型、长者身份的励志教育型、年轻形态的生活展现型及幽默搞笑的场景表演型4种,其形象传播存在“逐新求异”“追名逐利”“以偏概全”等问题。为优化“银发网红”的形象传播路径,应当做到以下几点:进行个性形象定位,深耕内容价值;尊重老人个体权利,带动银发经济产业链;担当老年群体发声者,消解网络代际壁垒。
期刊
生态补偿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其基本特征是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实践中,我国的生态补偿主要是政府补偿,在政府补偿中,政府是补偿主体,补给谁、补多少都由政府来决定,政府是补偿资金来源的唯一主体。实践表明,政府补偿不仅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维护生态公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逐渐暴
学位
期刊
谚语,是人类语言系统中的精髓,是民族语言文化的载体,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语言使用者以最熟悉的身体去体验映射日常生活所知所感、所见所闻,产生了大量“以身喻物”谚语。随着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语言的使用者又逐渐将外部世界投射回人类自身,“以物喻身”谚语也应运而生。对汉语和英语中“身物互喻”谚语进行对比研究,是对二者语言结构的深入研究,也是对其蕴含的民族文化的深层次探讨。本文遵循“先描写再对比”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