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标志物方法认识南海中层鱼及冷泉贻贝的食源组成特征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njing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层鱼广泛分布于除北极之外的各大海域,且数量庞大,是目前已知海洋中生物量最大的鱼类。大部分中层鱼具有昼夜垂直迁移习性,加速了表层有机碳向中深层水域的输送,形成一种独特的主动运输的生物泵机制,为深海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目前,由于中层鱼中不同物种存在复杂的迁移及摄食习性,导致我们对其食物网过程及物质流动的相关认知了解甚少。冷泉区是研究海洋深层生物圈的窗口,对全球气候变化及重要元素的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冷泉区形成以化能为主的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化能共生贻贝是冷泉区关键物种。现阶段国际上已经对冷泉区生态系统开展相关的地化研究,但对共生贻贝的氮循环及物质流动过程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采集南海北部陆坡区三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及中西部海域的中层鱼样品,南海东北部Formosa Ridge冷泉区的贻贝样品,利用碳、氮同位素,脂肪酸,脂肪酸单分子δ13C,氨基酸单分子δ15N方法来指示南海中层鱼复杂的食物网关系,揭示冷泉区化能共生贻贝的氮循环及其物质流动过程。传统的氨基酸δ15N测定过程需要大量的剧毒有机试剂进行衍生化处理,同时对GC-C-IRMS要求较高。为了避免剧毒有机试剂的使用及减少样品所需浓度,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离子色谱(IC)进行氨基酸的分离、收集工作,然后将氨基酸转化为N2O进行δ15N的测定。在保持IC压力稳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流动相pH值实现氨基酸的分离、收集,然后采用“Strecker”方法将氨基酸转化为NO2-,实现低含量氨基酸δ15N的测定。具有垂直迁移习性的中层鱼(>30%)的脂质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类型鱼类的脂质含量,因此消除脂质含量引起的δ13C变化是探究中层鱼食物来源的关键。脂质校正多采用数学校正公式法,本研究发现C/Nmass(C/Nmass<5.5)与Δδ13C(萃取脂质之后的δ13C与未萃取脂质的δ13C之间的差值)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性,而地理位置及生长阶段的差异会引起线性校正曲线的变化,高脂(C/Nmass>5.5)的内脏等器官的δ13C与背部肌肉的δ13C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脂质校正模型的建立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及取样部位的综合影响。南海北部陆坡中层鱼具有不同的迁移及摄食行为。δ13Cbulk(未消除脂质的δ13C值)受脂质影响不能反映中层鱼的食源组成,δ13Cextraction(消除脂质之后的δ13C值)可以指示中层鱼食物的可能来源。中层鱼生活的暮光层水域温度较低,会影响中层鱼的代谢速率,进而导致δ15N值的富集过程低于1‰,而肉食性中层鱼的DHA(22:6n-3)/EPA(20:5n-3)比值高于5,浮游生物习性中层鱼的DHA/EPA比值低于5,说明DHA/EPA比值可以代替δ15N反映中层鱼的肉食性程度。δ13Cextraction结合DHA/EPA的方法分别揭示迁移肉食性中层鱼与迁移浮游生物习性中层鱼之间的捕食关系,不迁移肉食性中层鱼与不迁移浮游生物习性中层鱼之间的捕食关系。浮游生物ARA(20:4n-6)脂肪酸的δ13C值随着水深变化发生-34~-27‰的同位素变化,不迁移浮游生物习性中层鱼ARA脂肪酸的δ13C值低于-32‰,该结果指示深层浮游生物是不迁移浮游生物习性中层鱼的重要食物来源。肉食性中层鱼比浮游生物习性中层鱼的Glu(谷氨酸)的δ15N值高约4‰,因此,ARA脂肪酸的δ13C及Glu的δ15N的结合可以更加精确地解析不迁移中层鱼之间的摄食关系,同时暗示不同营养级之间中层鱼的氨基酸δ15N的富集约为4‰。南海中西部海域受到明显的上升流影响,而湄公河的输入是上升流区营养盐的主要来源。由于陆源的输送,上升流区的浮游生物的δ15N值比非上升流区高2‰,进而使上升流区与非上升流区中相同类型中层鱼之间的δ15N值存在约2‰的差异;陆源营养盐的输入会影响不同区域的硅藻和鞭毛藻的生长,这也造成了不同区域的中层鱼其浮游植物特征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结合已知生活习性的中层鱼的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δ13C值,可以初步判断未知生活习性的中层鱼的迁移习性及摄食行为,丰富我们对中层鱼习性的认知。冷泉区化能共生贻贝的能量主要由共生细菌提供。甲烷氧化菌共生贻贝的δ13C值很负(-69.6±2.2‰),暗示甲烷是其主要的能量来源;硫氧化菌的δ13C值为(-34.7±2.3‰),揭示CO2是其主要碳源。根据不同氮源的富集程度及两端元混合模型计算得知:甲烷氧化菌共生贻贝的氮源主要是无机氮,而硫氧化菌共生贻贝则主要受有机氮影响,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两种贻贝生存环境中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不同。基于脂肪酸δ13C及氨基酸δ15N的数据,我们揭示了共生贻贝独特的脂肪酸、氨基酸的合成路径。通过多种生物标志物方法对南海中层鱼及冷泉区贻贝的食物组成分析发现:传统的碳、氮同位素方法不适用于中层鱼食物网关系的研究;δ13Cextraction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层鱼的食物来源;DHA/EPA也可以替代δ15N进行营养级的判断;20:4n-6脂肪酸δ13C与谷氨酸δ15N值相结合可以更加细致的揭示中层鱼的食物来源关系及营养级水平;因生存环境的差异,共生贻贝的氮源受无机氮、有机氮的贡献不同,而碳、氮来源的差异也导致共生贻贝具有不同的脂肪酸、氨基酸合成路径。
其他文献
以美国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军事强国围绕快速进出空间,定点水平着陆,可重复使用等目标,大力发展高超声速飞行技术。高速持续飞行,飞行器表面的气流由于摩擦等原因受到阻滞,动能转变为热能,使飞行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热防护材料发汗冷却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越性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热防护系统中。但是,不同的纤维末端会同时暴露于C/SiC表面之上,纤维末端的
相比于其他水下焊接方式,水下激光焊接具有受水压影响小,小孔焊接熔深大,可远程操控等优点,有望取代电弧焊接成为建设和维护水下工程的重要手段。由于水下激光焊接技术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有必要展开对水下激光焊接技术理论和工艺性能等关键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研究:本研究设计了专用微型四进口排水气罩营造局部气相区开展水介质下激光焊接特性的相关研究,探讨水介质下激光焊接机理和奥氏体不锈钢凝固
14Cr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铁素体钢因其优异的高温性能和抗辐照性能,成为先进裂变堆和未来聚变堆的备选结构材料。为进一步提高14Cr ODS钢的服役温度,本文通过微合金化、热处理及热变形等方法对ODS钢组织中的纳米氧化物和其他类型第二相进行调控,以期实现对其性能的优化。在阐明Y2O3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的演化行为的基础上,添加Al、Ti对1
叶片作为大型旋转机械转子的核心部件,其自身振动及叶尖间隙等各种运行参数变化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涡轮机叶片与机匣之间的叶尖间隙参数与发动机燃油效率、推力、使用寿命等密切相关,叶尖间隙的实时测量对叶片设计、流场分析及主动间隙控制有重要意义。叶尖定时法作为一种非接触的实时测量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叶片振动参数的在线测量中。现有的光纤、电容、电涡流等类型的叶尖间隙和叶尖定时传感器在耐高温、污染物
随着高清视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务与应用的极速发展,在过去的十年,网络容量增长了100倍。现有的传输技术是否能够继续满足网络容量的这种爆炸性增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际上,相关的研究工作表明,基于香农极限,现有单模光纤通信网的单纤传输极限在100 Tb/s,传输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按此趋势,单模光纤传输系统将在2020年左右出现容量危机。为了超越光纤非线性香农极限,通过增加复用维度的新型复用体
近年来,流数据处理系统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拥有近实时处理海量流数据的能力,但尚存在以下亟待改善之处:首先,经典的流数据处理系统通常直接将规模庞大、价值密度低的底层流数据接入系统,会导致系统存储空间膨胀、处理能力和检索能力下降等;第二,大部分系统面向应用需求依赖事先编码制定流数据全局处理逻辑,与流数据的局部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矛盾。第三,传统的“请求/响应”模式限制了系统的自动化能力和
日益增多的人口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多,而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逆境胁迫及早衰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降低植物的存活率,严重制约了农作物的产量。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如酚类和萜类等化合物,是植物自身进化的一种应对胁迫因素的防御机制。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于逆境胁迫条件下活性氧的消除,对植物抗逆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从枸杞中分离了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的LYCE基因和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在我国实践领域已经探索20余年,具体的政策文件也已经实施六年。同时,在倡导政府职能转移、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多元化的今天,合约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工具和治理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当前政社关系调整和治理时代的背景下,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运行过的,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围绕以上背景和逻辑思路,本文在对服务购买进行阶段性分析的过程当中,试图回答四个具体问题,其一,
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神经难以自我修复,因此患者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感觉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正常生活。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是临床公认的治疗药物,由于治疗时间窗狭窄和副作用的局限性,在临床中并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寻求有效的促进神经修复、提高生存质量的药物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近数十年研究发现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
一我和傅谨是研究戏剧学的同行,但我们的理论资源、知识结构和文化立场都存在着重大差异。尽管如此,傅谨仍然是我所最敬畏的同行之一。董健先生是我的导师,傅谨撰文批评陈白尘和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不把演出场次、演出剧目、演员和观众人数远远超过话剧的戏曲纳入研究的视野,"是某种‘有意识的忽视’",因此"它所达到的所有成就,都不足以让今人原谅它理论上的缺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