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icE-Mueller(2000)离职模型的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体现。我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关键的转型期,工业化进程的节奏在不断地加快。而目前的制造业企业,一方面需要面对“农民工拐点”影响下的招工难、留工难;另一方面,又是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带来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缺失。尤其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新的劳动力市场主体,伴随他们而来的,是与上一代农民工截然不同的、带有他们这一代人群鲜明特色的特点,而合理应对和利用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特点本身,也是帮助企业解决转型期过程中有相关人才难题的一个契机。企业如果要实现产业升级,依靠流动性太强的技术队伍,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构建技术人才队伍的前提,首先还是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高流失率的问题。因此,挖掘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因素,并构建起一套符合他们特征的离职模型,以此降低他们的流动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由于国外的离职理论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且全面,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外离职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确定了本文将要借鉴的国外经典离职模型Price-Mueller(2000)离职模型;其次,通过对国内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文献的整理,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模型进行改进,使其更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再次,针对改进后的模型,改进并设计了新的调查问卷,并在杭州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发放问卷;最后,利用SPSS21.0软件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方差分析比较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籍贯)对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寻找行为以及离职意向的影响作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讨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性别对这四个变量的影响并无显著的影响;但是籍贯的差异,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向产生显著影响,籍贯为非本地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离职意向会明显高于籍贯为本地的新生代农民工;而21-25周岁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工作寻找行为会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员工。  (2)工作自主权、工作参与度、积极情感、学习机会、工作单调性、资源匮乏、一般培训、晋升机会、亲属责任、组织损失、机会、组织损失、组织承诺等13个变量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主要决定量。  (3)工作自主权、工作参与度、积极情感、学习机会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单调性、资源匮乏、一般培训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积极情感、学习机会、工作自主权、晋升机会对组织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亲属责任和组织损失对工作寻找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机会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损失及组织承诺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4)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变量,经过实证分析,这些变量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影响均得到了证实。整体而言,改进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样本的离职意向。  结合以上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提升组织承诺的角度,以新生代农民工及企业两个层面提出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相关建议,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限制及未来研究建议。
其他文献
中职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改革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模式,形成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新型中职德育模式,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
现代意义上的学生发展指导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各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学生的学业、心理、生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学生的发展指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这是从国家层面正式规定要加强对学生发展指导,旨在使其制度化、全面化。笔者所在的东北育才学校利用“学长制”,对学生的
期刊
一、图书馆的真正价值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
期刊
目前企业已经成为助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在增强国家整体实力、解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少企业存在着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影响了企
期刊
到龄退休,是每位教师不可避免的归宿.兢兢业业,辛勤工作了几十年,终于可以退休了.从此不必再早来晚归,不必再与学生“斗智斗勇”,不必再为工作烦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
期刊
在当今注重税收成本和纳税人权益保护双重目标的时代背景下,税务服务已成为税收征管发展的趋势,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税务行政的主要内容。作为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国税机关,应适应建
【摘要】初中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倡导的新的教学内容,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面着手,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并辅以案例佐证,愿意抛砖引玉。  【关键词】
一、目前的问题背景  在新教育背景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授方法的冲击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变得更加活跃,更加让人耳目一新。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们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加上充满激情的投入,学生们充满活力的表现,把课堂教学演绎的生机勃勃。而这一切只是每次公开课、示范课上我们每位听课教师的切身感受。每每听完这样的课,我们都会感叹这教师的水平太高了!这些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