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体现。我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关键的转型期,工业化进程的节奏在不断地加快。而目前的制造业企业,一方面需要面对“农民工拐点”影响下的招工难、留工难;另一方面,又是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带来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缺失。尤其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新的劳动力市场主体,伴随他们而来的,是与上一代农民工截然不同的、带有他们这一代人群鲜明特色的特点,而合理应对和利用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特点本身,也是帮助企业解决转型期过程中有相关人才难题的一个契机。企业如果要实现产业升级,依靠流动性太强的技术队伍,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构建技术人才队伍的前提,首先还是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高流失率的问题。因此,挖掘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因素,并构建起一套符合他们特征的离职模型,以此降低他们的流动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由于国外的离职理论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且全面,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外离职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确定了本文将要借鉴的国外经典离职模型Price-Mueller(2000)离职模型;其次,通过对国内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文献的整理,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模型进行改进,使其更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再次,针对改进后的模型,改进并设计了新的调查问卷,并在杭州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发放问卷;最后,利用SPSS21.0软件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方差分析比较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籍贯)对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寻找行为以及离职意向的影响作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讨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性别对这四个变量的影响并无显著的影响;但是籍贯的差异,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向产生显著影响,籍贯为非本地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离职意向会明显高于籍贯为本地的新生代农民工;而21-25周岁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工作寻找行为会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员工。 (2)工作自主权、工作参与度、积极情感、学习机会、工作单调性、资源匮乏、一般培训、晋升机会、亲属责任、组织损失、机会、组织损失、组织承诺等13个变量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主要决定量。 (3)工作自主权、工作参与度、积极情感、学习机会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单调性、资源匮乏、一般培训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积极情感、学习机会、工作自主权、晋升机会对组织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亲属责任和组织损失对工作寻找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机会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损失及组织承诺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4)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变量,经过实证分析,这些变量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影响均得到了证实。整体而言,改进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样本的离职意向。 结合以上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提升组织承诺的角度,以新生代农民工及企业两个层面提出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相关建议,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限制及未来研究建议。